
9月15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多项竞赛完美收官,花炮、押加、民族式摔跤、板鞋竞速、高脚竞速、蹴球……在郑州高新区竞技场上,各民族运动员你追我赶、各展绝技,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激动人心的视觉盛宴。
赛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那些在幕后付出的工作人员,从运动会执委会、高新区赛区组委会、志愿者,再到医疗、保障人员,这些不在聚光灯下的工作者,与运动员“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到一起。赛场上精彩纷呈,赛场外平安有序,各民族心与心相连,团结之花在高新区的赛场上盛开绽放。
“十八般武艺”齐登场 赛场上激烈角逐,精彩不断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高新区分为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2个赛场,竞赛项目有民族式摔跤、花炮、押加、蹴球、高脚竞速和板鞋竞速共6个。
花炮
花炮:中国式橄榄球超过瘾
花炮比赛于9月14日在郑州大学收官,广西队夺得一等奖,北京队、云南队、宁夏队获得二等奖。当天,国家民委副主任郭卫平,省领导孙守刚、戴柏华、刘炯天观看决赛并为获奖队颁奖。
花炮原称抢花炮,是流行于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的壮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中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因其强烈的对抗性和娱乐性,被誉为“中国式的橄榄球”。比赛中,发炮器把直径14厘米的彩色橡胶饼——花炮,向天发射至10米以上供队员抢夺。
在壮族,花炮夺魁的勇者备受大家欣赏;另外,抢得头炮者,寓意着万事吉祥如意,人财兴旺,五谷丰登。每年农历的三月三,广西许多地区都会举行花炮节,十分热闹,民族运动会上的花炮项目,正是由广西推向全国。此次运动会广西队荣获一等奖,也算是实至名归。
押加
押加:智慧与力量的双重较量
押加项目被称为“大象拔河”,是由少数民族田间劳作时耕牛拉犁,四肢趴地卖力耕作演变而来,是一场智慧与力量的双重较量。竞赛时两名运动员将一条长绸布带做成圆环,分别套于颈部,带子从两腿间通过,四肢着地并背向对方,然后各自向前方用力,以一方将置于两者之间的坠条拉过自己一侧的决胜线为胜利。
在藏族地区押加比赛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时至今日仍很普遍,节假日时各地都会进行押加比赛。农闲时,在牧场或田间,人们把背带或腰带连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练习或进行比赛。
本届民族运动会押加项目在级别设置上与上届有所不同,共设置55公斤级(含55公斤以下,下同)、61公斤级、68公斤级、76公斤级、85公斤级和95公斤级等6个级别的比赛。
板鞋竞速
高脚竞速
还有这些精彩赛事令人回味
在竞速赛场激情演绎“你追我赶”的高脚竞速和板鞋竞速,显示“力量”之美的民族式摔跤,老少皆宜的脚下“斯诺克”——蹴球。
通过几天的比赛,高新区赛场上不断闪现各种精彩片段,为大家带来一场饕餮体育盛宴,让观众感受精彩、刺激的同时,也对民族体育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多元、璀璨的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认同感。
蹴球
场外好评不断,运动员为一流赛场点赞
“今年的花炮场地是一流的。以前基本上都是人工草,草面比较锋利,像今年这种真草的比赛场地是第一次,摔下去感觉没那么痛。”在花炮比赛结束时,云南代表队队员赵云光提起此次比赛感受时说道。
据了解,为了满足民族运动会各种比赛项目的场地需求,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们提供舒适的比赛环境,承担竞赛项目的郑州大学与河南工学大学按照裁判和比赛的要求进行体育场馆的升级改造。重新粉刷的外墙,整修过的塑胶跑道、足球场地,新安装的LED大屏幕,改造过的灯光和音响,焕然一新的体育场馆,让运动员更好的发挥出更高水平。
“押加比赛对地面平整度要求非常高,为了使比赛公平公正,工人们多次进行重整返修,洒水找平。”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党委书记武东晓说,排球场还搭建了木质台子和大的遮阳棚,能容纳200余人的观众看台专门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的啦啦队增设。
民族式摔跤
战术讲解室、淋浴室、运动员称重室、赛事信息录入室、赛事仲裁室、新闻工作室......按照裁判和比赛的要求,郑州大学比赛场馆共增设35个功能房能同时供120余位参赛者使用。
为了确保此次民族运动会安全召开,学校还对防火门监控系统、电源监控、消防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以及智能应急疏散、安全出口指示等进行全面升级。据武晓东介绍,消防监控室设有火灾自动报警控制设备和消防控制设备,用于接收、显示、处理火灾报警信号,控制相关消防设施。
河南工业大学也将原本用于训练的室内场馆进行重新铺设,灯光全部更新,并且全部装上吸音板,减少比赛中产生的较大回音,使比赛当中裁判员与运动员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清晰。
西藏民族式摔跤总教练孙玉舰提起在郑大的比赛深有感触:“这几天天气转凉,运动员们比赛过后能够在淋浴室里冲个热水澡放松休息,保持了较好的比赛状态,还有酒店的工作人员为我们送上的姜茶,在这里比赛,运动员们得到了很周到的服务。”
“高新力量”筑牢维护赛事安全有序的坚固屏障
一个月前,为确保民族运动会顺利进行,全区对迎接运动会做出动员和部署,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新亭强调,要坚持围绕市委提出的坚持“五个一流”,争取“五个出彩”,确保达到“四个满意”的工作目标,为民族运动会胜利召开做出高新区应有的贡献。
高新区对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两个赛区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进行安排部署,按照市执委会明确的“任务全覆盖、点位无盲区、责任全链条、联动无间隙”原则和属地化、实体化、扁平化的工作要求,建立高新区赛区“1+2+5”工作格局,“1”即高新区赛区组委会,“2”即郑州大学和河南工业大学两个分赛区指挥部,“5”即五个单项竞赛委员会,自此,迎接民族运动会进入了倒计时时间。
其中,五个单项竞赛委员会成员与赛场急救、通信、交通、供电、供水、气象等部门工作的“无缝对接”,以有效的系统运转和责任分解为保障,通过细化方案、落实责任、完善机制,致力于打造“一流”民族运动会。
打造“一流”的民族盛会,更少不了“一流”的服务水平。在高新区的街头巷尾,总能看到一抹鲜艳的“志愿红”,他们有序指挥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通行;他们对乱穿马路、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说“不”;他们冒着细雨,为赛场上鏖战的运动员送姜茶;他们起早贪黑开展平安巡查,他们在风雨中、在现场、在小区、在每一个交通路口,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开展服务。他们用爱心、热心和善心铸成了高新区最坚固“防护墙”。
为维护好赛场秩序,保证好赛事有序,9月9日上午,6个比赛项目在高新区开赛,市政府副秘书长、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红军,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静伟走进赛场,实地考察并协调组织相关工作。
高新区受到了来自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
9月13日中秋节当日,郑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焦豫汝一行深入民族运动会河南工业大学分赛区了解赛事进展情况并带来节日的慰问。
9月14日上午,国家民委副主任郭卫平到郑州大学,察看民族运动会比赛场地、赛事情况并观看比赛。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孙守刚,副省长戴柏华,省政协副主席、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一起观看比赛。
市长王新伟,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福平,副市长孙晓红一起观看比赛,结束后,观赛部分领导为获奖代表队进行颁奖。
搭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舞台
谈起在高新赛区参加比赛的感受,“严格高效”、“井然有序”是在运动员们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
西藏自治区代表团还专门送来了感谢信,信上写道:“当好东道主,为我们提供一流的竞赛场馆、一流的活动组织、一流的安全环境、一流的赛事组织和一流的服务保障,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大舞台,让我们在这里尽情切磋交流,展示精湛技艺,分享激情与欢乐。你们热情、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我们感受如家的温暖……”
同样表达感谢的还有山西省蹴球代表队,他们亲手书写下对比赛场馆、设施、环境的赞扬,“场馆的工作人员热情服务,配备急救的医护人员一直守在场边,联络人员与志愿者的无缝对接,让我们‘受宠若惊’……”
中华民族一家亲,携手奋进新时代。在民族运动会的“舞台上”,凝聚着各地民族文化,也承载着各个运动员对民族运动会的憧憬,同时展示了高新人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把关怀和温暖送到各民族同胞身边的良好精神风貌。各族人民在此交融,大家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相约在追梦赛场,大家肩并肩,手挽手,共同追逐光荣和梦想!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郑州高新区国槐街6号
网站标识码:4101900001
豫ICP备15016365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