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政务服务网
老年人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来源:宁夏网警  时间:2022-08-06 10:57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互联网应用在老年人中

越来越普遍

老年人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

也可能不知不觉成为骗子的“韭菜”

老年人常见诈骗套路

套路一 冒充“好友”诈骗

“你好,还记得我是谁吗?不记得了?再想想,真是贵人多忘事啊,明天我出差就到你那里了,到时你就知道我是谁了!”骗子以“猜猜我是谁”的热情糊弄人,第二天便谎称出车祸或者物品被扣,需要钱急用,施展手段直至受骗者汇钱为止。

套路二 网上售药骗局

一些网上药品广告吹得神乎其神,号称包治百病,无效退款等。老人们出于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很容易选择“尝试”一下。但真的发现无效想要退款时,却已无法联系到商家。这些“药品”往往并没有相关许可,安全性缺乏保障。老人盲目在网上购药、吃药,不仅达不到包治百病的效果,反而会危及身体健康。

套路三 纪念币(收藏品)诈骗

一些居心不良的骗子,打着“限量发行”“高额回报”“绝世珍藏”“定期拍卖”(需提前买入场票)“随时回购”等惯用幌子,用各种高大上的名头来包装纪念币、收藏品。一些老年人看到这么一个“稳赚不赔”的项目后,既不想错过所谓的“独家渠道”,又想“为子孙留一笔财富”,自然就容易陷入骗局。

套路四 虚假中奖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事主投机致富的侥幸心理,借助网络、短信、电话、信件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继而以收取手续费、保证金、邮资、税费为由,骗取钱财。

套路五 冒充公检法诈骗

当事人接到自称是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的电话,以信用卡被透支、被冒用;涉嫌巨额诈骗;涉嫌洗黑钱等各种理由要求将资金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内。一旦资金汇入,相关人员便彻底失联,这时当事人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网警提醒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关心家中的老人,在教会老人使用手机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网络。

面对各种网络诈骗陷阱一定要提高警惕,日常生活中给老人普及防骗知识。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