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们界定时间经历了从日晷和沙漏计时到卫星授时的漫长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各重点行业一度通过美国GPS卫星定位系统获取时间,存在严重的风险和不可依赖性。
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从2000年起,国家开始自主研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消除GPS安全隐患,早日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高精度授时接收机,实现“北京时、中国芯”,成为了威科姆研发团队每一个人的梦想。
立足自主创新,郑州威科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卫星授时领域实现了三个第一:卫星授时发明专利数量居国内第一、参与编制的卫星授时国家/行业标准数量国内第一、北斗卫星授时模块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该公司在此领域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3项,目前卫星授时专利数量国内第一。
“刚开始,我们面对的是国外技术封锁、国内技术资料缺失的艰难局面。”1月18日,威科姆卫星中心主任吴淑琴告诉记者,经过两年的刻苦攻关,在北京星地对接现场,终于迎来了显示器上脉冲闪闪、成功捕捉到北斗卫星信号的那一刻。2005年,威科姆的北斗授时终端经过权威检测部门检测,授时指标远远高于北斗系统的设计标准,受到北斗系统专家的称赞。
在技术研发取得突破以后,威科姆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产品在电信、电力等行业的推广应用,让“北京时”能够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2008年8月开始,威科姆团队参与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组织开展的移动基站北斗授时现场测试。为了将测试对居民通话的影响降到最低,试验的站点选址在福建偏远地区,并且要求在每晚12点以后进行测试。所选基站建在山顶,交通不便,技术人员每天要肩扛手提着测试设备,翻山越岭,披星戴月。整整三个月,经过反复的联调测试,终于在当年11月26日凌晨1点32分,打通了我国移动基站采用北斗授时的第一个电话。2012年12月,研制出了北斗二代高精度授时芯片,实现了“北京时、中国芯”。
此后,威科姆的产品与全球顶尖的美国Trimble公司(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80%)授时产品完全兼容的产品,被中国移动主管部门确定为中国移动北斗授时标准,由此走上了“北京时”市场化应用的快车道。成为华为、中兴、大唐、普天等通信厂商的北斗授时产品指定供应商,南瑞、四方、许继等主要电力厂商的供应商,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威科姆公司更被誉为“北斗授时的航母,通信领域的华为、中兴”。
由于在北斗授时领域遥遥领先的技术实力,威科姆参加了15项国家/行业北斗授时标准制定工作,主持和承担了10多项国家、省部级和军队授时应用重大科研课题,是河南省卫星定位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