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徐建勋 杨凌 何可)11月21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仅过了7个月,郑州高新区发展已成火热之势: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17个市场主体在这里落户;600多万平方米的孵化空间里,1200余家小企业正在飞速成长;14个众创空间投用,2300多家企业从这里振翅起飞;已有64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使命重大,瞄准“建设成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龙头”这一目标,郑州正迈出铿锵步伐。建设示范区,郑州“底气”充足。清华大学“2015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在统计的100个城市中郑州居第9位,其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已经具备加快创新驱动、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加大科技投入,持续推动创新,郑州的创新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多年在全省领先,全市专利授权量达14434件;创造优质发展环境,加快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市级以上研发中心已达2062家,全市建成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在孵企业达7000多家;出台多项优惠政策,吸引领军人才,306个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项目得到支持,77家院士工作站落户郑州。
布局“一区四园”,用好“国”字招牌,郑州正在持续发力。按照“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创新创业生态区、创新创业人才密集区、科技与金融结合实验区”六大定位,(郑州布局“一区四园”,加快推动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龙头建设。以郑州高新区为核心区,北斗导航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联东U谷郑州生态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一个“未来科技城”正在迅速崛起;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水区为辐射区,航空港“四大片区”,郑东新区科技创新集聚区、中原金融产业园,经开区智能汽车及装备制造、跨境电商,金水区外包产业园、北大科技园等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紧抓国家级战略重要机遇,奋力攀登中国创新塔尖,郑州正成为带动河南科技发展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