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政务服务网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正文
河南商报:全国285家企业登陆新三板 河南占了12家
来源:河南商报  时间:2014-01-27 16:34  

    虽然去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只有37万元,但河南的希芳阁很幸运,6个月就走完了上市路


   

    去年12月14日,新三板打破了只局限于高新区企业的限制。

    2014年1月24日,新三板正式扩容,285家首批全国企业集体挂牌。其中,河南企业有12家。

    而本次集体挂牌后,新三板企业挂牌申请、受理、审核、仪式举办等工作步入常态化,将不再有“批次”概念。

    最新:12家豫企集体挂牌新三板

    1月24日,来自郑州高新区的12家豫企与全国其他273家企业一道,参与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新三板”)首批全国企业集体挂牌仪式。

    这12家豫企分别是:郑州大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欧丽信大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郑州鸿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众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云飞扬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乐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畅想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郑州捷安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豪威尔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辰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州万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希芳阁绿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从这12家企业的规模上看,目前规模最大的是欧丽信大,2013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而规模最小的是希芳阁,201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仅37万元。

    分析:285家企业挂牌 高新企业超四分之三

    此次集中挂牌,共有全国28个省份的285家企业,覆盖了我国绝大多数区域和行业。首批全国企业集体挂牌后,新三板挂牌企业数达到621家。

    从地域分布上看,首批挂牌企业来自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覆盖面广、分布均衡,且已深入到县域经济内。

    从行业分布上看,首批挂牌企业具有鲜明的创新创业特征,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5%,广泛分布于高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领域。不少挂牌企业是所属细分行业内的领军企业。

    从企业规模上看,首批挂牌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但也不乏湘财证券等成熟企业。

    首批挂牌企业还有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的“身影”。数据显示,有80余家企业前期已获得了机构投资者的直接融资,占比超过三成。另外,有11家企业拟挂牌同时进行融资。

    希芳阁:去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仅37万元,但6个月就上市了

    希芳阁,12家登陆新三板豫企中规模最小的一家企业,去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仅37万元。

    希芳阁所处的立体绿化行业,属于新兴行业,主营业务为屋顶绿化和墙面绿化的设计、施工。4年前,它只是一个以10万元启动创业的大学生创业项目。

    1月24日,记者联系到希芳阁公司董事长王洋洋,这位河南商报创业梦工场的授课嘉宾,话语中难掩兴奋,“我们是非常幸运的一个。”在同批登陆新三板的豫企中,王洋洋说,希芳阁的准备时间最短,只有6个月。

    而据王洋洋了解,另外11家企业中,最长的已经准备了7年,短的也有两三年。

    “高新区方面很支持,另外也离不开券商的优质辅导。”王洋洋说,去年5月中旬,券商开始进驻,辅导期开始;7月31日完成股份制改革;10月通过了内核;11月开始递交正式材料;今年1月2日拿到股票代码,14日进行股份登记。

    在他看来,登陆新三板更多的意义在于规范了企业的经营。同时,能实现企业与资本的快速对接,提升品牌形象,形成品牌效应,“我可以实现以前的一些想法了。”

    一次完美的蜕变后,王洋洋信心满满,他坦言,新三板对公司业务有很大促进作用,很多大项目现在主动联系他。“企业季度营业收入增长预计会超过300%,37后面加个0没问题(意指年利润增至370万元)。”

    未来:挂牌新三板将不再有“批次”概念

    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负责人介绍,本次集体挂牌后,新三板企业挂牌申请、受理、审核、仪式举办等工作步入常态化,将不再有“批次”概念。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2014年将是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规模和市场运行质量快速提升的一年。

    挂牌企业创新创业的属性、高效便捷的市场服务功能,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鼎力支持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助于培育发展更为成熟的上市资源,对稳定我国资本市场整体性成长预期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