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成效
助推经济良性运行
通过“企业家接待日”,解决了一批企业的问题,助力了企业的发展。2017年7月至今,高新区共举行企业家接待日活动28次,参与接待人员295人次,接待企业81家,提出的问题、申请和建议89项,办结事项83项,办结率为93%。
捷安高科是区内一家以独特的虚拟仿真、情景实训技术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该垂直行业一直保持全国领军地位。去年8月,公司提交IPO申请后,在证监会要求公司反馈的募投用地招拍挂环节卡了壳,土地相关手续涉及部门多,公司又有从未有过相关经验,一时间一筹莫展,得知高新区“企业家接待日”活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负责人把公司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上报,希望得到帮助,接待日当天,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新亭在听取企业面临的困难后,当即制定网络计划,明确各环节时限,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有关单位将工作分解到日、分解到人,建立日进度反馈机制,最终,从附属物清理开始到完成土地招拍挂仅用时6个月,得以按要求时限完成,一天不差,保证了公司上市工作的正常进行,“我们感受到了急企业所急、解企业之困、助企业发展亲人般的关怀,感受到了不找领导、不走后门、清清爽爽的政府作用。”捷安高科董事长郑乐观感触颇深。
河南蓝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上市初审前夕,需提供两项合规证明,在从未办过相关业务的前提下,相关部门立即组织研究论证,确保了企业顺利通过上市初审会。
“企业家接待日”不仅通过重大、关键、紧迫问题的解决,为企业快速发展和做大做强提供了保障,尤为难得的是,它构建起了亲清的政商关系,畅通了政企沟通渠道,改变了企业有事找关系的惯性思维,建立了有事找政府、依法依规按政策推进问题解决的清正风气,增进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互信,也增强了企业对高新区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一心一意谋发展的信心。
汉威科技集团董事长任红军在参与“企业家接待日”活动中,切身感受到应当为高新区2025年建成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做贡献,主动谋划制定加快发展的战略计划。目前,通过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沟通对接,区内有44家企业提出产能扩张和新上项目用地用房需求。
来看一组数据:上半年,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实行平稳较快增长,实现GDP140.2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市2.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4亿元,同比增长16.1%,高于郑州市8.8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70%的企业实现增长,12家企业增幅超过100%,其中,格力电器增长43%,豫金刚石增长97%。2018年高新区在建工业项目64个,上半年完成投资59.1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69%,同比增长111.1%,位居全市第三。企业家接待日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促进了经济的良性运行。
关键词:启动
高新做法全市推广
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报告中指出“企业家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资源,要为企业家的成长营造环境、创造条件、提供支持”。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亟需搭建一个新型的政企沟通对话平台,让企业家能够与县(市、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职能部门,“面对面”、“一对一”表达对经济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建议和诉求。高新区在这方面走在全市前面,“高新经验”要在全市推广,郑州市大力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建立规范“企业家接待日”制度机制。
郑州市明确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分管领导,企业服务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作为责任主体,各县(市、区)研究制定“企业家接待日”工作制度及活动方案、领导接待时间安排,建立完善企业家接待工作流程、问题受理办理流程、督导考核等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对“企业家接待日”中受理的意见建议,接待领导要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认真研究,指定承办单位,提出明确交办意见,由承办单位按照规定,即时办理,建立“企业家接待日”活动交办事项的督办机制,各承办单位能立即落实的,要及时报告反馈;不能立即落实的,要在规定时间内形成办理意见,承诺办理时限;对县(市、区)区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汇总上报郑州市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确保企业家的诉求得到及时回应、有效解决。
思路决定出路,随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以政府服务为代表的效能越来越成为区域发展环境的要诀,立足于发展,着眼于发展,让服务“软实力”成为助推区域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硬实力”,将成为永不止步的实践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