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政务服务网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正文
大河报第A04版:郑州“真金白银”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
来源:大河报  时间:2024-11-07 10:16  

奖励补贴精品微短剧、重点剧本,支持拍摄场地协同联动

郑州“真金白银”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


新密一果园内,一剧组在拍摄微短剧(资料图)。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胡敬超 摄影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田育臣

10月25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郑州市加快推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按照政策,对重点微短剧剧本,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一次性补贴;对精品微短剧创作作品,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接待微短剧取景拍摄达一定要求的公园、景区,也将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一次性补助。

按照目标,争取到2027年,郑州市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将郑州打造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

2027年,郑州微短剧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亿元

据了解,在郑州,微短剧产业年度拍摄数量目前位居全国第二,从业人员超过3万。在全国经网络视听平台机构自审通过播出的竖屏短剧行业中,郑州跑赢横店,成为集内容策划、拍摄、制作于一体的重要城市,微短剧的制作量及传播量在全国居于引领地位。

郑州市此番出台政策,将进一步支持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政府建设和培育一批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在微短剧领域内的产业发展基地(园区),为微短剧产业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

按照政策,郑州市将打造全国微短剧行业人才聚集中心,推动微短剧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支持微短剧产业总部经济落地郑州,打造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微短剧产业聚集地和标杆城市。争取到2027年,全市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元,将郑州打造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

“郑州不仅有厚重的历史、绚烂的文化,更有开放的胸襟、激昂澎湃的活力,可供拍摄的场景资源丰富,希望微短剧企业和行业从业人员能够持续关注郑州,以郑州为基地,以郑州为题材,通过网络微短剧传递正能量,创作更多有思想深度、艺术高度、情感温度的精品微短剧,借助内容的升级和创新,为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注入郑州强大动能。”今年9月,郑州市委网信办主任张永在郑州市“亳都 未来之城”正能量网络微短剧之夜上如是说。

对重点微短剧剧本,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一次性补贴

如何将郑州打造成中国“微短剧创作之都”?按照政策,在扶持优秀剧本方面,微短剧剧本在取得省广电局规划备案号的情况下,郑州市将对入选广电总局剧本创作扶持的重点微短剧剧本,经评选认定,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一次性补贴;入选广电总局组织“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优秀微短剧剧本,经评选认定,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一次性补贴;入选省广电局剧本创作扶持的优秀微短剧剧本,经评选认定,给予最高不超过3万元一次性补贴。

同时,郑州市将建立剧本推优项目库。鼓励积极开展重大主题、重要时节、文化历史、旅游景区、乡村振兴等题材的微短剧剧本创作,进一步打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升城市文化魅力的微短剧,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有序组织开展主题剧本创作推优征集活动,建立微短剧剧本推优项目库,优先向省广电局推荐参加上级评选活动。

对精品微短剧,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一次性奖励

该政策提出,郑州市将对微短剧作品成片取得《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或“节目登记备案号”,入选广电总局组织“跟着微短剧去旅行”100部创作计划的微短剧,经评选认定,给予最高不超过30万元一次性奖励。

入选广电总局年度优秀网络视听节目推选活动优秀作品目录的微短剧,经评选认定,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一次性奖励。入选省广电局年度优秀网络视听节目推选活动优秀作品目录的微短剧,经评选认定,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一次性奖励。入选网络视听平台扶持计划的优秀网络微短剧且在首页首屏首推推荐播出的微短剧,经评选认定,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一次性奖励。

该政策规定,支持郑州市辖区内影视取景拍摄场地协同联动,属地应提供优惠优质服务,为在郑州市辖区内取景拍摄的微短剧剧组搭建合作桥梁。对郑州地标场景、景区公园、文化场馆等场地年接待微短剧剧组数量达到30个及以上且拍摄天数累计100天及以上的,经评选认定,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一次性补助。

优秀微短剧人才

纳入“郑聚英才计划”支持范围

郑州市支持微短剧制作主体引进和培育制片、编剧、导演、剪辑等优秀微短剧人才,将符合条件的人才纳入郑州市“郑聚英才计划”相关政策文件支持范围,按照规定可享受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购房补贴和生活补助等相关政策。

将微短剧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认定体系,认定后享受相应层次服务保障待遇。鼓励微短剧行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来郑州创业,享受郑州市相关人才优惠政策。支持市属高校与影视机构合作,开展多层次和多类型的微短剧人才培养,推进产学研用整体一体化发展,校企协同育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支持微短剧制作主体或相关社会组织开展群演、拍摄、灯光、道具、化妆等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微短剧全链条专业人才。支持辖区内院校、培训机构利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开展相关技能培训,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培训体系,不断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微短剧人才培训中心。

郑州各区已开始布局、抢占微短剧风口

其实,郑州市已有不少区县(市)开始布局微短剧产业链。今年8月,郑州高新区召开2024年高质量发展推进会,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郭程明表示,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招引微短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打造微短剧产业集聚地。利用中原广告园等园区产业发展优势,聚焦“微短剧+”理念,支持天桥短剧等重点企业发展。

郑州天桥短剧公司执行总裁张炳哲在接受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采访时介绍,公司旗下总账号粉丝数已突破十亿,月均播放量达到百亿。公司真正打造了短剧赛道全闭环,发行短剧千余部,并取得了综合热度全国前五、全省第一的优异成绩。

此外,郑东新区也聚集了一批微短剧创作企业,因为坐落有“大玉米”“双子塔”等地标性建筑,该区也成为“现代都市剧”的热门拍摄地。而郑州航空港区,不仅有园博园、苑陵故城等热门微短剧拍摄地,还打造了占地近17000平方米聚美竖屏电影基地,可以满足至少十个剧组同时在此拍摄。

微短剧不仅能赋能城市品牌形象

更能提高资本投资兴趣

“‘微短剧高地’的名片,对郑州意义重大。”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认为,微短剧能为城市品牌形象赋能,推进城市文化繁荣,激活文化消费市场,强化城市对本地居民的凝聚力以及对外地居民的吸引力,让城市品牌形象更加出彩。因此,微短剧的发展,至少可以为郑州带来三大城市印象,一是文化名城,二是交通枢纽,三是宜居宜业。

“更重要的是,微短剧的兴起,必然有利于提高资本对上下游产业的投资兴趣,扩大投资规模,壮大微短剧经济规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宋向清说。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