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举办金刚石产业大会 只因郑州实力“超硬”
2023年9月20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参展企业的工作人员展示培育钻石。当日,第六届磨料磨具磨削展览会暨2023金刚石产业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7位院士、67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63位行业知名企业代表参加会议,36个项目在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197亿元。新华社发
11月1日下午,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在郑州举行。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1月7日至11日,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在郑州举行。去年,郑州市成功举办第六届磨料磨具磨削展览会暨2023金刚石产业大会。连续两年举办这一盛会,郑州底气何在?
郑州拥有三大“硬”实力
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军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今年11月7日至11日,2024金刚石产业大会将再次落地郑州。本次大会主要是交流全球金刚石技术、产业和应用的最新成果,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服等环节的合作。
这一盛会,为何能够连续2年落地郑州?胡军表示,郑州作为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的发源地、人才聚集区、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基地,拥有三大“硬”实力。首先,产业发展实力硬。郑州是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诞生地,拥有完整的培育钻石产业链,培育了郑州三磨所、中南杰特、华晶、四方达、郑钻、联合精密、晶拓、富耐克等众多培育钻石龙头企业。现有超硬材料链上企业122家,产业规模超过150亿元,2023年郑州培育钻石产量占全国1/3以上,出口货值超21亿元,位居全国第一。
其次,科技创新实力硬。郑州市超硬材料产业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拥有超硬材料领域国家级研发平台7家,开发了全球领先的高温高压法培育钻石生长技术、国内功率最大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培育钻石生长技术。郑州三磨所研发的散热和光学用多晶金刚石产品直径范围覆盖2~6英寸,纯度达到百万分之一,已开展示范性应用。
最后,延链强链实力硬。郑州市建立了以人造金刚石为核心的超硬材料产业链“链长制”,配设产业基金、金融生态、上市培育、人才引育、税务服务等6个助企强链工作专班,制定实施了《郑州市培育壮大超硬材料产业链行动方案》《郑州市加快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目标、发展方向、实施路径和政策措施,形成了“技术研发、原料及辅料生产、生产设备制造、超硬材料合成、超硬材料制品及应用”集中完善的全产业链条。重点打造“一核心三基地”超硬材料产业园,积极促进上下游企业之间协同发展,不断推动培育钻石产业链优化升级。
郑州高新区已集聚超硬材料行业相关企业1800多家
据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德敏介绍,郑州高新区已成功获批国内唯一的国家超硬材料特色产业链、国家火炬计划河南超硬材料产业基地。集聚超硬材料行业相关企业18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3家。
三磨所是国内唯一专业从事超硬材料及制品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牵头建立了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磨料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行业专用检测仪器国内市场占有率90%以上;富耐克、中南杰特是国内外规模最大的立方氮化硼研发与生产企业,合计年销售产量为4亿克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新亚超硬材料是我国第一片商用金刚石复合片制造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端油气钻探用金刚石复合片(PDC)研发与生产企业,在深井超深井钻探应用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20%以上;博特硬质材料研发的立方氮化硼聚晶(PCBN)整体片占据了国内硬质切削市场的50%;金海威科技是专业生产超硬材料制品生产设备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超过30%,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郑州高新区集聚了行业内70%以上的中高端创新资源,该行业在2023年度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13%,每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0余家。郑州高新区聚焦超硬产业主攻方向,深化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招商,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通过引进重点项目、激发有效投资、强化技术创新等措施,高新区形成了“技术研发—原料及辅料生产—生产设备制造—超硬材料合成—超硬材料制品”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这一格局的形成,不仅提升了郑州高新区超硬材料产业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力,还为金刚石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高新区正积极向省商务厅汇报、沟通,申请将河南省亚太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场所迁往郑州高新区,以此增加培育钻石生产品种,建立长效的市场化行业自律机制,引导金刚石行业良性有序竞争,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