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123个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占年度总投资计划15%
郑州市国资国企项目建设“拔节向上”
高新生物经济产业园项目工地现场,工人们热火朝天赶工忙 受访者供图
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
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与机器的阵阵轰鸣声交织成了一幅动人的劳动画卷……蛇年新春,市政府国资委按下起跑的“加速键”,注入砥砺前行的“春之力”,将一帧帧“奋进图景”描摹得清晰可见,生机勃发。
据市政府国资委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国资国企123个项目完成投资28亿元,占年度总投资计划的15%,一季度“开门红”基础优势持续巩固。
强动能 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23个
2月23日,晨光熹微,记者来到位于高新区科学城办事处插闫村的郑州市北部区域市政集中供热干线管网及配套工程项目现场。
“俺们真的是开足马力,春节都没停工。”一些戴着安全帽的工人们穿插于施工现场,有序作业。据了解,该项目是由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部副经理杨玉亮说,截至目前,巩义、荥阳、高新等3个辖区累计向郑州热力集团交付作业面20.88公里,热力管道施工累计完成约20公里。
快看,“长长的机械臂”将一根又一根管道成功对口,工人们戴着防护面罩,手拿焊枪焊接管道,伴随着阵阵“滋滋”声绽放出耀眼的焊花。一幕幕火热的图景,在杨玉亮的眼中描摹出未来的美好图景。他介绍,该项目计划年底投运,项目建成后将增加供热能力2130兆瓦,增加集中供热面积4732万平方米,可覆盖北部城区(东至东三环、西至西三环、南至东风路、北至北四环)及高新区,将有效缓解市区热源缺口,全面强化热源保障,显著提升郑州市供热综合承载力。
“围绕郑州市发展大局和国资国企实际,市政府国资委按照‘应谋尽谋、应挖尽挖、应纳尽纳、应上尽上’的原则,精心组织市管企业持续谋划实施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共谋划实施重点项目123个,总投资达到2538.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0.67亿元。”市政府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目前,国资国企项目涵盖创新驱动能力提升类、基础设施建设类、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类、产业转型发展类、绿色低碳转型类、民生和社会事业改善类等多个领域,既有传统的产业升级项目,也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新技术 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记者到达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343国道以南、雍州路以东的郑州农发集团兴隆粮食储备库项目。将视线拉远,塔吊长臂高悬、机器轰鸣阵阵,一幢幢大直径筒仓已初露身形。
“马不卸鞍、人不解甲”。该项目总承包单位中交一公局集团项目生产经理陈岩基表示,春节期间,项目不停工,现在更是开足马力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
看着这片热火朝天的土地,郑州农发集团兴隆粮食储备库项目负责人李保民非常自豪地说道,这个项目拥有一个“了不起”的数据。项目全面应用新仓型、新技术,实现了国内“五个第一”。国内平房仓装粮高度第一、第一个散装粮食无动力装车系统、第一个半地下带半维护结构油罐、第一个土地节约型示范性粮库、第一个全场景智能化信息化粮库。
“目前,土方开挖、CFG桩基、仓房筏板和基础垫层已全部完成。其中,大直径筒仓主体架空层施工,首组滑模试滑开始施工;散装平房仓第二、三段墙柱浇筑完成、机械库封顶等。项目计划于2026年建成投入使用。”李保民说,项目完成后,将发挥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作用,为郑州粮食和物资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走进位于中牟县的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你会看到一片繁忙有序的工作画面。据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厂规划总处理规模为每日100万吨,承担了我市污水处理40%以上水量,集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为一体,是全国第七座百万吨级的大型污水处理厂,同时也是河南省及淮河流域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污水处理厂。近年来,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发挥全国“双百企业”和全省环保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优势作用,持续加快总投资21亿元的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智慧能源综合利用工程,加快推进设备更新、郑州新区活性焦再生和光伏发电等重大项目进度,助力我市经济增长。
“我们厂污泥热解气化工程于2025年1月建成投运,有效提高了郑州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率,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该污水处理厂党总支书记、厂长张艳告诉记者,2025年,该厂将通过实施光伏、沼气发电、储能新能源项目系统建设,破解污水处理厂能耗高、成本高、碳排放量大等难题,积极打造绿色低碳标杆示范基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低碳创新示范“郑州经验”。
聚合力 发展活力澎湃昂扬
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建设现场,一处处如火如荼的项目工地,汇聚成开年火热的活力图景。据悉,郑州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的省重点项目——郑州高新生物经济产业园一期有望提前交付投用。此外,该集团还全面加快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1亿元。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16亿元的裴沟煤矿井筒工程、新郑煤电立井项目等稳步推进。郑州交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轨道交通6、7、8号线一期项目持续推进附属结构施工,完成投资3亿元;郑轨云庭项目10个楼栋主体结构封顶,完成投资0.7亿元。郑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七里河分洪工程、南水北调中线观音寺调蓄工程等总投资32亿元的民生项目有序实施。
在拼抢一季度“开门红”过程中,郑州市国资国企还将干劲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举办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促进消费增长,惠及广大市民、游客,呈现出繁荣有序、魅力涌动的景象。
有着3600年深厚底蕴的街区——亳都·新象正焕发新的生机,充满历史味道的青砖灰瓦同潮流时尚的现代元素融合得恰到好处;一场场舞台剧、戏曲等演艺活动轮番上演,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更优惠的文化艺术盛宴……郑州国资国企助力城市更新的步伐越来越稳健,惠民活动越来越丰富。其中,郑州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的商代都城遗址核心区建设项目中心工程已完工,利用春节期间大力开展招商活动。郑州文化旅游和体育集团有限公司组织绿博园景区新春文化节等一系列文旅活动,带动旅游消费的增长。同时,还加大与香港、澳门旅游协会的合作力度,打造跨境文旅精品线路,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来郑州旅游。
庞大的客流量,燃旺了消费市场。来自市政府国资委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以来,国资国企组织的各类文旅活动共接待游客165万人次,带动消费2.1亿元,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记者 孙婷婷/文 李新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