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个备选城市中,最后我们选择了郑州,选择了郑州高新区。”林鸿告诉郑报融媒记者,2019年初,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后,他便接受邀约带着自己的核心科研团队来到郑州,专注研究大气污染物时空精准测量系统项目,对污染物排放量实施高精度实时测量,实现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精细化管理和靶向治理,形成大气污染治理的“郑州模式”。
“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清华大学曾荣获“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60篇,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2012年亚太计量区域组织APMP颁发的“IIZUKA青年计量学家奖”、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这位清华博士把家安到了郑州高新区,将妻子和孩子都接到了这里,林鸿说:“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好,教育资源丰富,也很宜居,政府解决了后顾之忧,孩子每天都很开心,告诉我说班上有很多同学要跟她交朋友。看到家人开心,我也就能专下心来搞科研了。”
从1997年考入清华大学到大学毕业,从2009年进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到现在成为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不论是学习还是科研,林鸿一直都带着“匠人”精神,坚持对科研的热爱、对品质的极致追求、着眼于细节的耐心和执着、对专业的陶醉和痴迷整整贯穿了他的一生。
问起取得傲人成绩的秘籍,林鸿说:“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谈起选择郑州的原因,他说不仅是因为郑州的地域位置适合进行大气污染物的检测,还因为郑州便利的交通、丰富的人才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来之前确实有很多顾虑,但是来到之后发现所有顾虑都是多余的。”林鸿坦言道,不论是团队的默契配合、发达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居住环境,都让他收获意外之喜。更让他热爱这座城市的,还有郑州人的纯朴、善良、勤劳。“有一次坐公交车,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上车之后,有4、5个年轻人起身让座,让我特别印象深刻。”
海浪击打礁石,碰撞思想火花。长期从事大气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浓度计量研究工作,拥有很强发展潜力和开拓把握新学术方向能力的林鸿,在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后,想要将逐渐成熟的技术带回国。“这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好政策,让我们拥有更广阔的施展空间,新时代我们更应急国家之所急、解发展之所难,把更多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