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成长指数从去年6月29日发布以来,到现在已平稳运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如今,中小企业成长指数既可为金融机构提供优质投资标的,也可为政府和金融机构精准施策提供参考,已成为高新区科技金融体系的核心抓手。
据了解,中小企业成长指数成长指数是郑州高新区携手北大深圳研究院共同探索打造的反映高新区中小企业成长性的综合指标,是基于“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筛选出的高成长企业组合的综合评分,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四个一级指标、86项二级指标、344项三级指标用数据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五个层级的画像和评价,并根据评级等级为企业提供“基础服务+债权支持+股权支持+入指推荐+定制服务”指数配套的金字塔型科技金融服务包。
“作为目前中部地区第一个企业指数生态体系,如今,中小企业指数已成为高新区精准施策的大数据来源,利用中小企业指数可实现数据整合分析,为金融顶层设计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有效依据,可以较好避免传统政策‘瞎子摸象’的弊端。”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自2017年以来,高新区已先后设立7支国有基金,1亿元风险补偿池,1.5亿应急转贷周转资金池,3亿规模的科技担保公司即将落地,已形成了股、债、担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上述工作均紧密围绕中小企业成长指数,以认证和评级企业为基础择优支持。据统计,80%获得风险补偿贷款的企业,83%获得应急转贷周转资金支持的企业,95%上市后备企业均从平台择优选取。
高效的金融资源匹配也带来了更多企业和投资机构的入驻。中小企业指数的网络载体—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现在可实现政策有效性评价、企业评价、融资撮合、数据整合分析、线上金融产品、政策性产品申请、类金融监管等功能。截至6月15日,已有2593家企业完成认证,1816家企业获得中小企业指数评级,同时已有104家金融机构入驻平台,其中16家银行,3家证券公司,22家基金公司,3家担保公司,4家融资租赁公司,2家小额贷款公司,17家投资公司,37家金融服务机构等。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说道,下一步平台将在做好数据不断优化的同时,争取2020年平台企业认证量达到6000家,评级量达到3000家,并同步推进全市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