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政务服务网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内动态 正文
百名浙大专家郑州行活动开启,每年将有百位专家赴郑为企业服务
来源:本站  时间:2020-08-07 09:28  
8月5日上午,“浙江大学服务郑州市企业行动”暨市校战略合作“百名专家郑州行”启动仪式在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举行,18位浙江大学专家教授与40余家企业代表齐聚中原研究院,谈合作、聊发展、促转型。

8月5日上午,“浙江大学服务郑州市企业行动”暨市校战略合作“百名专家郑州行”启动仪式在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举行,18位浙江大学专家教授与40余家企业代表齐聚中原研究院,谈合作、聊发展、促转型。活动中,主办方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与企业“约定”,往后每年都会邀请100~200位浙大专家到郑州,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郑州市科技局副局长任灿,高新区管委会开放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郑彦松参加活动。


为全面深化市校战略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特别组织开展“浙江大学服务郑州企业行动”暨市校战略合作“百名专家郑州行”系列活动,通过邀请专家“走进来”开展科技对接,为郑州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推动辖区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及制造业等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

能否达成深度合作,前期了解是关键,此次活动就以成果分享拉开序幕。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数字城市研究中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乡村振兴与城乡规划研究中心负责人分别就各自的研究成果以及即将在郑州开展的重点项目做了详细介绍。


以智慧交通和地下空间开发为核心的数字城市建设是到场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我们中心以建筑工程学院相关团队为核心组建,成员研究方向涵盖岩土工程、交通工程、智能交通、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据数字城市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开发的“城市交通大数据分析应用系统”,构建了客观的交通宏、中、微观评价指标体系,能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准确实时的交通数据分析。“以智慧交通和地下空间开发为核心的数字城市建设将会有力提升河南省的城市智慧治理能力,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为城市综合治理提供数字大脑。”


中原研究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该中心以“研究+产业”为中心工作思路,以“1+3”的模式建立1个基础支撑平台和3大应用方向,即大数据人工智能计算支撑平台以及智慧高分大数据应用、智慧社区和智慧政务。“大数据人工智能支撑平台包含大数据采集、存储、清洗、挖掘、分析、可视化等基础技术,并提供一站式机器学习计算能力,提供常规机器学习算法库和工具集,提升大数据的管理和应用能力,简化和提速人工智能行业应用,能为其他3个应用方向提供数据和智力支持,也有望为中原研究院其他中心提供数据存储、分析、智能计算等服务。”

启动仪式结束后,各研究中心负责人与参会企业人员围绕数字城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乡村振兴与城市规划、食品健康研究与检测四个方面展开专题座谈,就具体的技术需求和项目合作进行深入对接。“在采矿作业中,能否完全用机器代替人工?”“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更好地保护矿工安全?”面对河南省煤科院科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代表的提问,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顾问许平聪从多方面进行解答,他表示,“机器是可以24小时不休息,相比人力来说效率更高,但从另一方面看,人工智能系统同样也需要工作人员在旁边进行操控指导,避免出现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座谈交流中,各专家针对与会企业所提出的问题与需求一一作出解答,并互换联系方式以便会后进一步交流合作。

为了把握这来之不易的合作机遇,当天下午,18位专家、教授受企业邀请,兵分多路到企业实地调研、深入交流,探索更多合作机会。

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简介:

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作为郑州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共建的创新型研发机构,于2019年9月正式注册成立并落地高新区。研究院将以浙江大学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优势为基础,整合并导入浙大、泛浙大优质科研资源,围绕智慧农业、现代物流、食品加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集聚与培养,以及企业培育孵化等工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