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政务服务网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内动态 正文
高新区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来源:本站  时间:2020-08-07 10:18  
8月2日,在郑州(国家)高新区领导干部会议上,《郑州高新区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正式发布。

“三年内基本完成高新区9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市政道路建设,打造‘域内畅通’的城市路网”,“集约利用各类水资源,推进引用南水北调源水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河南省中医院高新区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和石佛医养结合综合服务中心等医院建设”……8月2日,在郑州(国家)高新区领导干部会议上,《郑州高新区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计划》)正式发布。

围绕核心板块,打造“西美”智美产业发展高地

《计划》显示,推进郑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宜创宜业宜居智美新城建设,落实“西美”功能定位,为推进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计划》规划重点工作任务8大类94个项目,计划投资额621亿元。

《计划》提出高新区围绕核心板块,打造科创金融综合服务集群,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美产业发展高地。据悉,高新区核心板块的范围为湖心岛及金盏街两侧区域,具体为意杨路、木槿路、枫香街、须水河东路和雀梅街围合区域,总用地面积为2.2平方公里。核心板块城市设计范围在核心板块的基础上沿金盏街向西扩展至创新大道区域,城市设计范围的面积为2.52平方公里;研究范围在城市设计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至创新大道、枫香街、须水河东路以及红梅街围合区域,总面积为4.63平方公里。

高新区核心板块3年内项目将基本落地,5年内建成初具规模。

顶尖规划设计,让建筑可阅读

坚持规划引领,着力在规划设计上下功夫,坚持让项目跟着规划走。在基于目前已批控规、在编控规以及中长期人口承载力及需求基础上,通过测算学校、医疗、文化体育、环卫、停车场、消防、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成交付,能够满足长远生产生活需求,为体现“西美”和“高品质”要求,拟邀请国际国内顶尖规划设计机构,再对局部细节做进一步修编提升。

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落实“西美”的功能布局和目标定位。进一步梳理高新区的核心功能区。按照定位为城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要求,结合“高”和“新”的特点,管控好重点地段的公建项目、地标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注重建筑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元素相融合。使设计方案能够反映区域文化底蕴和建筑特色,让建筑可阅读。

盘清土地存量,强化节约集约利用,建立差异化的供地方式,优先保障优质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2020—2022三年计划供应土地总面积为6148亩,分工业用地3268亩、住宅用地1000亩、商服用地1571亩、其他用地309亩。

未来三年,高新区规划道路全部完工

推动高新区与中原区、惠济区之间已开工建设的站前大道、湖西路、雪松路南延、三全路等道路的连接通道建设,尽快完工投入使用;督促加快修建已列入城建计划但尚未开工建设的创新大道(化工路—郑上路)、红松路(化工路—郑上路)、元通大道(化工路—郑上路)、宏达街(西三环—京沙快速路)、凯旋路(化工路—郑上路)等道路建设;争取东风路西延(瑞达路—西三环)、新龙路等纳入市管市建体系,早日开工建设。

全力配合轨道交通8号线高新区段和科学大道等城市快速路的建设。
三年内基本完成高新区9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市政道路建设,打造“域内畅通”的城市路网。

2020年续建郁香路(翠竹街-池北路)等道路56项,总长度约47公里;开工新建望春路(希望路—东风路)等26项,总长度约19公里;谋划开工开元路辅道(珙桐路-香樟路)等80项,总长度约60公里。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全部工程建设。

全力推动“双改”,居住环境持续改善

计划利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道路改造提升工作、分步实施完成其他城市路网更新改造任务。

郑州市道路综合改造“一环十横十纵”涉及高新区的有西三环(白庄街—北三环)、化工路(西三环—西四环)两条道路。

高新区区内“四横五纵”道路改造的有:

梧桐街(西四环—金柏路)

雪松路(莲花街—连霍高速)

雪松路(梧桐街—化工路

科学大道(创新大道—绕城高速)

化工路(西四环—创新大道)

长椿路(莲花街—连霍高速)

西三环北延(北三环—区界)

莲花街(索河路—西四环)

创新大道(化工路—金盏街)

红松路(化工路—新龙路辅道)

通过三年努力,打造与“西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城市环境。通过高标准、严要求推行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巩固提升、三年有重大变化”的目标,力争3年内对高新区物业管理进行分类分项智慧化提升。

三年内将分批完成怡景花园、启明村和宏莲花园,帝苑家属院、五洲华夏村、郑州中学家属院、瑞达家属院、石佛3号院,快乐E家、阳光馥园、菁翠园、玉兰雅庭、青年公寓、地质家园等老旧小区综合改造。

高新区居民有望喝上丹江水

加快供水供热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正在与市里对接供水供热的移交事宜,待移交完成后,后期的基础设施将由郑州自来水公司统一进行建设、管理和运营。

三年内计划全部或部分完成郑州高新第二水厂等供给水设施建设,推进引用南水北调源水设施建设。

高新区电力专项规划中规划变电站共计30处。高新区现状110KV变电站12处,220KV变电站2处,500KV变电站1处,计划2020年完成晟和变电站、关陈变电站的项目建设;2021—2022年完成祥营变电站、南阳(雄关)变电站、高科变电站(220千伏输电部分)、高科变电站(110千伏输电部分)、化工变电站、绿竹变电站、岳岗变电站、地铁1号线专用变电站等项目建设。

2020年高新区实现5G全覆盖

高新区在新龙路北、红松路西规划1处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加上原有规划的独立用地环卫设施,目前高新区独立用地环卫设施8处,另外还规划28个居住地块内配建垃圾转运站,将于2021—2022年内完成。

目前,高新区规划105处社会停车场,用地面积共约835234平方米。高新区已建社会停车场3处。2020年计划建设停车场项目7处,即希望路与电厂路交叉口西北角独立公共停车场、科学大道与创新大道交叉口西北角政务中心停车场及临时停车场5处。

根据高新区智慧化城市建设总体方案,2020年实现高新区5G全覆盖。

打造郑州市最为宜居的核心生态片区

2020年计划开工建设庄王小学、垂柳路中学、万科城玉兰街小学、高新区第四中学、冬青街中学、秦庄第一小学和欣阳路小学(暂定名),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2021—2022年计划开工建设莲花街第二小学、郑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郑州市科创学校初中部、高新区第二中学、秦庄中学和银杏路小学等一批硬件优良的中小学校,2024年左右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加速推进河南省中医院高新区院区、郑州市中心医院高新医院和石佛医养结合综合服务中心等医院建设,争取到2022年底两家医院主体工程完工,石佛医养结合综合服务中心2021年投入使用。

全力推进西流湖生态公园建设,2022年底前要基本完成西流湖郑州高新区段生态修复工程的土建、绿化工程,公园建成以后湖区将和周边雕塑公园、绿谷公园连成一体,在水系和湿地方面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将打造成高新区乃至郑州市最为宜居的核心生态片区。

2020—2022年完成梧桐街(红松路-创新大道)南侧景观带绿化等30个道路绿化项目、须水河西支水系两侧绿化建设项目等建设,实施绿道连通工程,将高新区现有生态廊道断点全部打通。

2020年完成杜寨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2021—2022年完成西连河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后庄王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小双桥遗址生态文化公园建设。

2022年安置房村民回迁率达到100%

2020年新增开工建设面积15万平方米,续建面积583万平方米,年度计划投资金额101亿元。2021年剩余安置房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续建面积529万平方米。2022年安置房续建面积245.6万平方米,村民回迁率达到100%。

推进公租房的回购及分配工作。三年计划投入回购资金5亿元,完成轮候分配4688套。

加快青年人才公寓建设和使用管理。三年计划投入资金7亿元,建成交付2000套。加快培育扩大租赁住房市场。计划三年投资6亿元,计划三年储备租赁住房1万套以上。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