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图纸1.2余吨,历时208天,动用2600余人,完成18742m²总建筑面积……作为2020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核心场馆及强网杯网络安全挑战赛永址会场,国内首个网络安全科技馆如期交付使用,是保障网安周顺利举办的先决条件,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一项艰巨任务。
▲丁友明 摄
从1月4日进场施工,到布展交付,在科技馆建设这个战场上,各参建单位在严抓质量、确保安全的同时,经受了疫情防控的严峻考验。他们夜以继日、顽强拼搏、团结一致、克难攻坚,历经208天的奋战,如期完成了建设施工、展陈布置,并于8月10日完成竣工联合验收,取得不动产产权证,刷新了郑州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的记录。
缘起|强网赛事的成功举办 使专业化场馆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说起网络安全科技馆,时间要追溯到2019年6月。在去年举办的“强网杯”一赛一会一展系列活动中,高新区官宣,将依托综合实力,选址天健湖畔,汇聚网络安全人才、技术、产业资源优势,建设全产业链高新园区——紫荆网络信息安全科技园,打造郑州西区地标建筑——网络安全科技馆,全方位呈现高新领域、网络空间,并为“强网杯”竞赛、论坛、展览提供永久举办场地。
▲在去年6月举办的“强网杯”系列活动中,高新区宣布打造国内首个网络安全科技馆
从那时起,高新区就把网络安全科技馆的建设工作提上重要日程,联合学术界、产业界、展陈界和相关部门100多位专家,将建筑设计、功能设计和运营管理一体化研究论证。建设方案和展陈方案还得到了邬江兴院士、沈昌祥院士和王小云院士等业界专家的高度评价。
速度|208天,4992个小时
2020年1月4日,对河南紫荆科技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作为项目建设方,在经过前期的紧张筹备和周密部署后,各建设队伍火速进场,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战斗就此打响。
▲项目施工现场
很快,寒风凛冽的天健湖畔变成了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轮班作业,24小时施工。
“你看那时,工地上还覆盖着皑皑白雪。”在河南紫荆科技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霖展示的一张图片上,百十位工人在低头施工,远处还有四五辆吊车正在作业,现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时间紧、任务重,参与单位众多,如何协同作战?
据介绍,为了保障场馆按时交付工,公司制定了科技馆建设全链条排期表,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将每一步施工计划甚至精确到小时乃至分钟,使上百道工序,12个内部团队,21个外部团队,2600余名参建人员都能统一协调、密切配合,确保规划设计、方案编制、现场施工、资源保障无缝衔接、同步推进。
▲打印出的设计图纸
18742m²的建筑面积,仅仅是设计图纸就打印出了1.2余吨。但在现场,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各施工班组交叉作业,多道施工工序有组织、按计划同步实施,现场人员机械力量充足、井然有序,这也为208天,4992个小时内完成这项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难度|186天,90%
计划赶不上变化,原本就紧张的工期,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徒增了不少难度。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新亭现场调研
“在郑州市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我们克服了防疫物资紧缺、员工无法返郑、物流受限等诸多困难。”紫荆网络信息安全科技园开发总监周保森告诉记者,疫情期间,郑州市政府、高新区管委会以“三送一强”活动为契机,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多次上门调研企业复工及疫情防控情况,协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因为疫情防控,项目施工遇到材料运输线路管控、施工人员返工困难等问题,高新区双桥园区运营中心积极帮助协调,项目建设所需钢结构、SP楼板等材料按时入场,300余位施工人员在确保健康的基础上返场复工。与此同时,整个施工现场也开启防疫模式,在办公区、工人生活区设置红外线测温仪,同时做到消毒、安全、卫生三个“全覆盖”,尽一切可能堵塞疫情漏洞。
▲项目施工不舍昼夜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186天里,占全部工期的90%。在各方单位齐心协力下,项目基础施工在2020年1月18日完成,提前7天;主体验收于2020年4月7日完成,提前15天;综合验收于2020年8月10日竣工,完成联合验收。
态度|战胜绝望的坚强
在网络安全科技馆管理运营移交工作会议上,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卿在提到科技馆时评价道:“郑州高新区全体参建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仅用208天建成了高标高效的网络安全科技馆,这是‘自强不息、耘艾未来’的郑州高新精神的具体体现。此次活动之后,科技馆将作为‘强网杯’网络安全挑战赛的永久会址,为郑州市承办有关赛事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为郑州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力,以网安周的精彩纷呈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增添靓丽名片。”
▲科技馆管理运营移交工作会议上,市、区领导与项目建设、展陈方共同为劳动者们切分蛋糕 丁友明 摄
▲项目参建代表共同合影留念 丁友明 摄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新亭在提起场馆建设时表示,这是“团队精神、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忘我精神”的一种深入实践,更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圆方集团全体职工回信重要精神,把回信精神转化为强大动力的生动写照。
“这些话语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我们感到特别骄傲与自豪。”现场的参建人员纷纷表示。在208天里,项目工地上的参建人员一起经历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与家人分隔两地,有的是刚结婚的夫妻。项目工程总监张青松接到工程项目时孩子出生还不满一个月,因为疫情和项目施工一直待在工地上,朋友都戏称孩子周岁酒和满月酒要一起喝了。
▲参建单位召开工作会议,推进项目建设
尽管如此,他们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家国情怀,肩负历史使命,心怀干事激情,科学组织,合力攻坚,实现了网安馆如期建成。提起经历的种种,徐霖也用一句概括,“是战胜绝望的坚强。”
“管理运营移交是一个新的起点。”王新亭表示,希望运营团队继续发扬“团队精神、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忘我精神”,坚持“技术领先、形式新颖、参与广泛、影响深远、实效突出”的目标,拓展思路、创新形式、突出宣传,把各项活动办得更有创新性、更有影响力、更有带动力,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积极构建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全力以赴把科技馆管理好、运营好、维护好,力争以完善的功能、美好的形象、周到的服务为网安周活动的举办提供全方位保障,谱写郑州高新区“自强不息、耘艾未来”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