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政务服务网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内动态 正文
全市这项“国字号”殊荣背后,有咱高新力量!
来源:本站  时间:2020-11-04 09:21  
郑报融媒记者从郑州高新区城市管理局获悉,为深化巩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日前,市政府对创建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40个先进集体和78 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其中,郑州高新区获得多项荣誉称号。

郑报融媒记者从郑州高新区城市管理局获悉,为深化巩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成果,日前,市政府对创建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40个先进集体和78 名先进个人予以通报。其中,郑州高新区管委会、郑州高新区城市管理局荣获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郑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姚五洲荣获二等功,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和绿化园林中心工作人员张凯、王小宁荣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的深化和拓展,是评价一个城市园林绿化、市政管理和生态建设的最高形态和荣誉,每两年组织评审一次。截至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分三批共命名苏州、杭州等19个城市(含6个县级市)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郑州是长江以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省会以上城市。

自郑州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高新区按照全市安排部署,开展实施了增绿、治水、净土、防污等一系列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显著提升。

关键词:绿化

绿线公示牌


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高新区在建成区范围内完成总面积150公顷以上的公园游园建设工作,实现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6.7%。此外,聘请第三方测量公司现场勘测公园游园现状绿线坐标、拍摄鸟瞰图,在全区现状公园、游园、防护绿地的主要出入口和其他显要位置,安装永久性绿线公示牌,进一步强化绿地管理,巩固绿化建设成果。

同时,高新区按照绿道建设相关标准规范,完成西三环、化工路、铁魏路、科学大道、北四环、须水河带状公园、南水北调公园等生态廊道建设,建成的生态廊道共涉及绿化提质任务138处,路灯1079盏,健康步道24处,标识标牌218处,标线40.2公里,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居民生活,提升城市品质。

关键词:林荫路


为改善市民出行环境,高新区在全域范围内推进林荫路建设,以构建快慢相宜的城市出行系统为基础,以发挥行道树遮荫蔽阳、净化空气为目标,大力构建绿廊交织、绿意盎然的林荫路系统。针对林荫路推广率否决项不达标的问题,大力开展行道树缺株补植和无行道树道路栽植以及四排行道树推广工作。新建道路从规划设计到建设管理,全过程严格把关,大量栽植法桐、国槐、黄山栾、白蜡等高大乔木作为行道树,部分道路规划栽植双排、三排行道树,并注重乔灌草复合结构种植,增加道路绿量和绿化覆盖率。截至目前,高新区林荫路推广率达93.84%,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健康、安全、舒适的出行空间。

关键词:单位和居住区绿化


生态廊道


单位和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环境。多年来,高新区从重民生、抓环境的高度出发,按照庭院花园化的要求,促进居住区绿地配套建设,提档升级,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截至目前,高新区居住区(单位)个数和建成区范围内居住区(单位)总数量为58个,2019年命名的园林式小区(单位)8个,提升率为13.79%。

同时,高新区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工作,进一步提升辖区“生态文明”。

关键词:树木保护

古树名木保护


古树名木被称为“活文物”“活化石”,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研价值。近年来,高新区大力实施古树名木专项保护,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全区已完成树龄超过50年(含)以上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普查、建档、挂牌并确定保护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此外,高新区积极配合市城管局已建立园林数字化系统,为辖区树木办理“身份证”,可供市民查询,保障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如今,走在高新区街头巷尾,到处可以感受到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给辖区居民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生态廊道树木林立,口袋公园小游园遍布街头,公园体系建设日趋成熟,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一步,高新区将持续深化巩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成果,围绕西美功能布局,以“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为郑州打造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担当高新责任、奉献高新智慧、做出高新贡献。

(记者:刘地 通讯员:肖麦云)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