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政务服务网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内动态 正文
亩均论英雄评价结果出炉!高新区居全市前列
来源:本站  时间:2020-11-10 09:12  
日前,郑州市政府网发布《关于2019年度制造业企业“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结果的公示》。公示名单中,高新区35家规模以上企业和87家规模以下企业评价结果为A类。

日前,郑州市政府网发布《关于2019年度制造业企业“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结果的公示》。公示名单中,高新区35家规模以上企业和87家规模以下企业评价结果为A类。评价结果出台以后将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在用能、用水、用地、排污、环保、财政、信贷等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政策,鼓励企业向更高的评价档级发展。

据了解,2020年3月,郑州出台关于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开发区根据以下指标和权重设置进行综合评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评价亩均税收、亩均利润、研发投入强度、单位能耗总产值、单位污染物排放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等6项指标,基本分值分别为30、15、20、15、15、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要评价亩均税收指标,分值为100。

根据评价结果将企业分为A、B、C、D四类。

A类——优先发展类

指符合本县(市、区)、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综合质量效益好、绿色发展水平高的企业,占比15%。

B类——鼓励提升类

指综合质量效益和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好、需进一步提升的企业,占比75%。

C类——倒逼转型类

指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综合质量效益相对较差、需重点整治转型的企业。

D类——淘汰退出类

指不符合产业政策或占用资源利用率低、综合质量效益差、需淘汰的企业,C、D两类共占比10%。


2019年度高新区制造业企业“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出台以后将对不同类别的企业在用能、用水、用地、排污、环保、财政、信贷等要素配置上实施差别化政策,鼓励企业向更高的评价档级发展。

综合评价作为对工业企业分类施策的前提,关系企业未来生存发展。2020年,高新区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制定了《郑州高新区2020年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目标要求。在领导小组统一调度下,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凝聚合力、健全机制;恪守原则、公平公正”工作机制,始终坚持应评尽评、密切合作、反馈修正的原则,建立了由区亩评办协调组织、内设机构、派出机构部门深度参与、各园区运营中心积极宣传、企业积极关注的多级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参与、园区支持、企业关注的强大工作合力,开展各项工作。

郑州高新区共有工业企业225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3家,规模以下企业2010家。筛除采矿、供电、供热、供水、垃圾污水处理、达产未满两年、非制造业的企业1458家,参加本次综合评价企业共计795家,其中规上企业216家,规下企业579家。

“从评价结果来看,高新区的亩均税收、亩均利润、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单位能耗产值等指标排名靠前,优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开发区中排名靠前。高新区纳入A类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行业,细分领域主要集中在传感器、智联网、新材料等行业,与高新区管委会的确定的战略高度契合,表明高新区目前基本形成了创新能力强、资源要素优、生产效率高、亩均效益好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高新区创新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新亭表示:“评价不是最终目的,亩均评价结果公布后,下一步各职能部门要围绕着分类管理、区别支持、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初心,持续深入抓好管理,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用水、排污、融资和奖评等差别化政策,运用好综合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倒逼力,推进资源要素向综合评价高的企业集聚,提升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形成竞相升级提效的氛围,努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王朋飞 通讯员:冯禄)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