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2020“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年度总决赛在郑州高新区举行。10支优秀的企业项目同台竞技,经过一上午的激烈角逐,6个项目脱颖而出,分别斩获了大赛的一、二、三等奖。
据了解,“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已连续三届落户郑州高新区,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搭建了一个集路演展示、创业辅导、资本对接及媒体传播为一体的多元化创新创业平台,不断激起创业者的创新创业热情。
为何这一国际双创赛事频频落户郑州高新区?郑州高新区创新发展局局长牛道乐在采访时给出答案。他说,“高新区是一个创新创业的热土,这里汇聚了全省最丰富的创新产业资源,又为创业者发展提供了所需要的服务。”
郑州高新区已经成为中国中部颇具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
郑州高新区是河南省第一个开发区、是1991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是2016年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经过30余年沐风栉雨,郑州高新区已经成为中国中部颇具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地,积累了“高端创新资源富聚、创新孵化培育体系完备、知识产权优势突出、上市挂牌助推服务体系完备”四大优势。
自创区获批以来,郑州高新区呈现出愈加强劲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科创指标大幅跃升,在全国168家高新区中最新评价排名进入前20位。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围绕系统性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市场化配置创新创业资源,以打造双创平台、建设双创载体、培育双创主体、强化双创政策等为工作抓手,有力推动了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拥有国家级孵化载体22家,国家和省部级众创空间26家,星创天地5家,总孵化培育面积超过了600万平方米。设立了八戒知识产权服务运营交易(中部)大数据平台、八戒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全国总部)等一批科技资源要素转化运用平台,在美国硅谷、波士顿、以色列特拉维夫、英国伦敦、德国慕尼黑等地设立海外协同创新平台,共同构建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创新孵化培育模式。出台了“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智能传感器”“网络空间安全”“北斗+”等12项创新型政策。携手阿里、华为、新华三等头部企业共建“一台多峰智慧城市实验场”,持续打造智慧解决方案在真实场景中验证迭代推广的平台。围绕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构建了涵盖科技金融中介平台、政策性金融供给端、市场化金融供给端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从载体、平台、政策、金融各方面营造了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以会为媒|高新区积累了丰富的办会经验
围绕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精密测量为重点的北斗应用、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四个领域,近年来,郑州高新区连续举办了多场国内乃至国际盛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连续举办二届世界传感器大会。围绕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产业,郑州高新区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200余家传感器、物联网企业;打造了世界传感器大会产业发展平台,编制了《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支持政策。
连续三年举办“强网杯”一赛一会一展,已成为国内网络安全风向标。围绕以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郑州高新区依托信息工程大学和多年发展基础,出台《网安十条》,并在今年加以完善推出《网安十条》2.0版支持政策;今年升格为中国网络安全挑战赛,纳入网络安全宣传周重要活动;网络安全科技馆作为中国网络安全挑战赛永久赛址已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
从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八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到2020年的“集智高新区 北斗系中原”系列主题活动,北斗峰会频频在此落户。围绕以精密测量为重点的北斗卫星等应用,郑州高新区还集聚了天迈科技、威科姆、思维自动化等北斗应用技术产业头部企业及中小微企业100余家,获批“全国北斗应用技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改革激活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自创区获批以来,按照省市要求,高新区实施了管理体制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搭建“两级两类四板块”组织架构,深化改革激发了发展活力,提高了服务意识。原行政事业类人员全部通过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获得岗位,实现了广大干部向基层一线流动、向经济战线流动。通过市场化招聘了一批专业素质优、年富力强、专业精通的干部充实到管理层。
“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高新区以行动响应着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号召,使高新区成为创业成本最低、审批流程最短、手续最简、行政效能最高、创业成功率最高的区域。
同时,郑州高新区持续深化企业家(科学家)接待日活动,管委会与园区运营中心两级联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解决了一批事关企业发展的棘手问题;牵头试点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探索形成了“事前联合辅导、事中并联审批、审批过程帮办代办”的服务模式,获得省住建厅肯定;率先在省内实施企业开办“一件事”零成本一日办结,实现不动产登记交易业务24小时自助办理、发证。高新区不断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各类创新机构、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加入高新区提供宜创宜业宜居的环境。
搭建平台链接资源|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究竟如何?本土企业最有发言权。
▲河南奇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鹏接受记者采访
在本次总决赛中项目,本土企业河南奇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制品精密智能检测技术项目荣获三等奖。该公司总经理沈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初公司选择落地郑州,看中的就是这里良好的营商环境。特别是郑州高新区,高校资源富集,为企业提供了人才、科研基础支撑。此外,通过赛事的举办,为我们提供了学习、交流和链接资源的平台,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新一批企业正通过“郑创汇”这一平台展翅高飞,为高新区、郑州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也有一些企业通过 “郑创汇”走向更高的舞台。
回顾往期赛事,郑州高新区的“双创”实力不容小觑。在2016年“郑创汇”赛事中,30个获奖项目中有9个项目来自郑州高新区;2017年,48个获奖项目中有17个项目来自高新区;2018年,30个获奖项目中有6个项目来自郑州高新区;2019年,18个获奖项目中有7个来自郑州高新区; 今年,17个获奖项目中,有8个来自高新区。其中,咿啦看书、中业科技等企业项目在往届赛事中获得投融资,大家树创业之志,建创业之功,在高新区成功创业、安家乐居。
“本次总决赛再次落地郑州高新区,为郑州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与各地创新创业资源交流对接提供了良好机遇。”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红军表示,高新区将努力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各类创新机构、创新团队、创新人才加入高新区提供宜创宜业宜居的环境,也希望能本次大赛中的创新创业项目能够在高新区落地生根,与区内企业、团队和机构开展合作,携手高新,协同创新,共赢未来。
(记者:刘地 通讯员:汪梦琪 苏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