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政务服务网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内动态 正文
财政金融局获“2018—2020郑州市财政系统先进集体”
来源:本站  时间:2021-03-10 08:39  
近日,郑州高新区管委会财政金融局荣获由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郑州市财政局联合授予的“2018—2020郑州市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近日,郑州高新区管委会财政金融局荣获由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郑州市财政局联合授予的“2018—2020郑州市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此先进集体称号是依据市各财政部门近三年的财政工作综合评定出来的,含金量十足。

这三年,恰是高新区以自创区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腾飞发展的三年,高新区的财政工作融入时代、助力发展。凭借多年辛勤耕耘,最终靠实力捧回该项沉甸甸的奖牌。



△部分名单截图

“俯拾仰取、天道酬勤”,荣誉称号的背后是高新区财政金融局的深耕苦练、努力开拓。2018—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和广大干部职工围绕打造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围绕落实国家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各项财政保障措施,圆满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推动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新区“西美”功能布局发挥了积极作用。

争当“荣誉之星”

干事创业争优评先

2018年高新区财政金融局被评为“郑州市2018年度财政管理考评工作先进单位”“2018年度国资监管工作先进集体”。

2019年蝉联“郑州市2019年度财政管理考评工作先进单位”,同时积极做好民族运动会各项资金保障工作,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国企改革获市政府表彰,被市财政局评为“全市财政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随后,又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办工作中表现突出受到通报表扬。

竞做“业务之星”

勇于担当再创佳绩

2018年高新区全口径收入达到137.96亿元,首次实现超百亿。高新区完成公共预算收入41.1亿元,首次实现超40亿元,同比增长12.52%,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5个百分点,圆满完成管理体制和薪酬制度改革确立的目标。

2019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12亿元,增长9.5%,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税占比91.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6个百分点,收入质量居全市第三位。

2020年受疫情影响,高新区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396030万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0087万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6.4%,高于全市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实现逆势上扬。

善成“服务之星”

打造惠企暖心财政

2018年12月中旬郑州高新区财政金融局为优化营商环境而制定的“暖心十条”在财政部官网进行了登载,在全国范围内推介。

自2019年4月1日起,国家启动新一轮减税降费措施,深度与广度持续加大。高新区财税部门严格落实上级政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政策等新增减税降费18亿元;疫情期间,财政金融局成立了专项领导工作小组,并设立1000万的专项保障资金,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

敢为“创新之星”

创新财政发展机制

采用奖励、基金等新的支持方式改变了单一的无偿资助方式,在补助环节上坚持前补助与后补助相结合,积极推行以奖代补,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有效增加了全社会研发投入。

大力实施金融创新,与建设银行合作成立河南省首家科技支行,进一步打通了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探索出了多样化的银政合作模式。重点加强财政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政策保障。大力实施“1125聚才计划”,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大力开展“三送一强”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坚定不移落实中央、省市出台的阶段性、有针对性减税降费政策及应对疫情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各项措施,不断深化“三送一强”服务,让市场主体充分享受到政策红利。积极设立1亿元中小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池资金、1亿元应急转贷周转资金、1亿元疫情防控专项资金、1亿元创新创业服务券、2亿元产业引导基金等。

默耕“规范之星”

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将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加强预算审核,严格预算执行和调整程序,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未列入预算的不得列支。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防止权力滥用和暗箱操作。强化资金专款专用,完善资金拨付审批程序。注重队伍建设,大力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工作,在市财政局工作年度评优中成绩名列前茅。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