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育人的本真,全面发展是成长的真谛。今日,《人民日报》在第6版刊发《感受科技魅力》报道,点赞郑州高新区幼儿园将课堂搬到科技馆,让孩子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的做法。这既是对高新区推进素质教育的肯定,也是高新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动案例。
△《人民日报》版面截图
△人民日报客户端截图
青少年是未来、是希望、是寄托,往大了说,与国家命运、民族兴衰休戚相关;往小了说,和家庭美满、个人幸福密不可分。梁启超有言,“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之于社会来说是未来和希望,之于家庭来说是传承和延续。于国于家,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历来都是一个大问题。
近年来,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被各界关注,国家有关部委及很多地方也在努力纠偏,最近又出台了限定学生作业量、为学生减负的政策意见。高新区幼儿园将课堂搬到科技馆的做法,就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具体实践和有益探索,在一定意义上走在了很多学校的前面。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时“让幼儿园的孩子养成整理东西的习惯,远比让他们早识字重要;让孩子多读书,远比让他们做阅读理解题重要”的话迅速在网上刷屏,登上热搜。
人生的底色有多丰富,人生的故事才能有多精彩。青少年的人生之路,不能只囿于无穷无尽的作业、没完没了的补习,更需要户外零距离的感受、泥泞里无所畏惧的跟头、比赛中肆意挥洒的汗水、班会上开心爽朗的笑声、胜利后欢腾庆祝的拥抱。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生理上的长大和知识上的增加,更应该是心智的成长、人格品格的养成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以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了素质教育土壤的滋养,幼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也只有如此,才能让他们的人生不跑偏,个人价值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