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
高新区党群工作部联合郑报高新融媒体中心
开设“影像中的辉煌百年——书记讲党史”专栏
由高新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为大家讲述百年党史故事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党的百年光辉历程
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讲述人
紫锦社区党支部书记 徐露
长征精神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向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的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失败,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分红军就地坚持游击战争。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分别集结 陆续出发。
10月21日,突破国民党军第一道封锁线,至11月15日突破了国民党军第二、第三道封锁线。然而博古、李德等领导人一味退却,消极避战,使红军继续处于不利地位。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进入湘西与第二、第六军团会合的计划。决定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qián)边地区前进,使红军避免了覆亡的危险。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举行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着重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5月初,抢渡金沙江,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jiá)金山。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mào)功会师。
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根据全国形势和当时情况,中共中央制定了北上创建陕甘苏区的战略方针。但张国焘却主张红军继续向青海、新疆或西藏等偏远地区转移。
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为统一战略思想,在两河口召开会议,作出《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指出:"在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我们的战略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以争取中国西北各省以至全中国的胜利。"
中央红军历尽千辛万苦,完成了最后的胜利会师。这一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整整两年中,红军在长征途中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撰稿|王朋飞
后期 | 赵梦琰
文献 | 综合自人民网、央广网、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