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政务服务网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内动态 正文
西美高新 i在社区 | 小区电动车到底怎么管?这个小区用“黑科技”做答卷
来源:本站  时间:2021-11-22 10:24  

开栏的话

作为居民生活的港湾,社区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家园的美好向往,也承载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不懈追求。

小到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大到治理模式和服务体验……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近年来,高新区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发展治理水平为工作重心,大力推进社区组织、环境、服务体系、制度等建设,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就在身边发生。

从今天起,郑报高新融媒体中心联合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开设《西美高新 i在社区》专栏,集中展示典型社区的经验以及故事,激励更多社区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记录社区给人们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禁止电动车入内!禁止电动车入内!”在大里·鑫桂园小区楼栋电梯内,电动车一进入,电梯内立即发出语音警报,同时电梯门“失灵”无法关闭,待电动车驶出后才恢复运行……“这就是我们解决电动车‘上楼’的‘黑科技’。”11月17日,高新区大里村党委书记、村委主任金一一边演示一边跟记者介绍道。


电动车是很多人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交通“神器”,不过一旦出现违规入室充电、线路老化等情况,稍有不慎,就会“引火上身”,但为了图个方便,电动车“上楼入户”隐患已存在多年,如何彻底消除这一安全问题,成了大里村“两委”班子的“心病”。

“今年年初,新一届两委上任以来,通过发放民情征集表的方式,梳理出群众最迫切最希望办的实事,电动车整治高票当选为‘开门第一件事’,从那时起,我们就决定下大力度、花大功夫整治到位。”村两委成员告诉记者。

“这么多电动车,没办法充电怎么办?”“说的简单,总不能让人24小时守在小区门口吧!”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众口难调。咋办?不能蛮干。“无非是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来呗,总能找到大家都接受的共同方案。”今年3月,经大里村党委提议和两委商议,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程序对该事进行审议,整理方案最后敲定,并通过村里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公示,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整改前后对比

文章开头出现的“黑科技”就是方案之一。大里村安置小区共有44部电梯,“我们给每部电梯摄像头都加装了一套管控系统,可以对自行车、电瓶车和摩托车精确检测、跟踪。”据金一介绍,当有电动车进入电梯监测范围内可对其自动识别,并将抓拍图像传输到管理中心,现场联动语音报警和电梯暂时停止运行,为群众把好“安全关”。


治标更治本。与此同时,大里村在地下车库原有充电位基础上,加装了27个充电桩共270个充电位,积极引导电动车从小区东门南侧直接进入车库充电,用更人性化的方式解决群众无处充电的“后顾之忧”。

以前被电动车“塞满”的广场,现在装上了乒乓球案,刘阿姨和老伴没事就去那切磋球技,她感叹道:“以前大家图方便把电动车停小区或者推上楼,不仅影响小区美观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现在没有这个担忧了,还多了一处健身场地,真不错。”


人人心中亮堂堂,件件办到心坎上。提起身边的变化,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改变仍在继续,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里村又陆续推出了大里租赁公司,专门为群众的闲置房屋招租,免收中介费;开设“雷锋超市”,在全村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群众生活更幸福,笑容更灿烂。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