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0年度评价结果出炉,郑州高新区共有7家被评为优秀(A类),2家被评为良好(B类),获优数量占全省优秀总数的41.13%,占全市优秀总数的63.64%。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0年度评价结果的通知
7家被评为优秀(A类)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是:河南专利孵化转移中心有限公司、郑州高新区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郑州市中云微迅孵化器服务有限公司、郑州中原广告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郑州合众海外人才创业园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金源创业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高新众创空间有限公司;2家被评为良好(B类)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是:河南省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中心。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0年度评价结果A类部分获奖单位截图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20年度评价结果B类部分获奖单位截图
据了解,为加快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体系化、专业化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科技部火炬中心对1287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了2020年度评价工作。通过数据和总结上报、统计计算、专家打分和地方评价等严格程序,258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被评为优秀(A类),515家被评为良好(B类),476家被评为合格(C类),38家被评为不合格(D类)。
交出了如此优秀的“成绩单”
高新区为啥这么强?底气从何而来?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按照郑洛新国家自创区建设要求和郑州市“西美”新功能定位,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持续优化双创载体建设思路和支持举措,科学引导双创载体建设,将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载体打造成为区域双创生态中重要节点,推动区域实现“科技美、创业美、企业美、产业美”,为郑州高新区建设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持续引进与壮大创业孵化平台,推动双创特色载体高质量发展。自2018年,郑州高新区获批中央财政资金支持以来,郑州高新区与重点高校、领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谋划科技资源支持型特色载体的引进与建设。目前,共有17个特色载体通过验收,获批中央财政资金支持4600万元。
增强政策供给与创新,赋能科技企业高质量发展。郑州高新区强化政策创新,面向区内双载体、中小企业等多方开展政策“众筹”:一是认定奖励,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的,给予200万元奖励;被认定为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的,给予50万元奖励。二是鼓励各类创新载体对入驻企业进行投资、参股。按照对入驻孵化企业投资额的10%,给予创新载体(运营管理机构)奖励。2021年郑州高新区针对以上两条载体政策共兑现1860.93万元。同时,指导区内载体获得省市奖补2060.93万元财政资金。三是实施高新区“创新服务券”,支持特色载体与中小企业购买科技服务,第一批、第二批科技创新专业服务劵为包括特色载体、在孵企业等在内的1500余家单位发放服务券额度共计9900万元。
辛勤耕耘,岁物丰成。截至目前,郑州高新区共有双创载体78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10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6家,国家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孵化器5家,省级众创空间16家,省级星创天地7家,市级孵化器4家,市级众创空间15家,市级星创天地1家,总孵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总在孵企业3700余家。在2020年在科技部对169家国家高新区评价中,郑州高新区孵化器数和众创空间数分别位列全国高新区第五位和第七位,共同构建起“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创新孵化培育模式,载体数量和孵化能力在全省高新区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