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决策部署,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郑州高新区持续发挥资源优势和创新优势,按照河南省数字化转型示范区“1345”建设思路,即:1是以打造河南省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区为目标,3是重点在“人才集聚、业态创新、制度先行”三大领域积极探索,4是坚持技术与制度“双轮驱动”、政府和市场“同频共振”、应用与赋能“相得益彰”、安全与发展“协同共进”四项原则,5是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夯实、数字产业化壮大、产业数字化升级、数智管理效率提升、数字经济生态共生五大工程,将郑州高新区打造为全域数字管理示范区、数字转型升级示范区、企业数字化项目示范区,在全省数字化转型工作大局中,承担起国家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和国家自创区“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的使命任务,争做排头兵、领头羊。
到2025年底,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1. 建成面向未来的数字经济底座支撑,中部最优。建成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电信郑州高新数据中心等一批绿色数据中心;新增5G基站2000个,实现大中型企业高品质宽带全覆盖;布局超算中心二期建设项目,建设人工智能、郑大曙光研究院、“经典+量子”超融合计算系统,科技创新用户达到3500个,构建全新形态的超级计算大科学装置。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全省领先,算力基础设施中部领先,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构建高端创新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引领未来。建成以量子信息、氢能和储能、未来网络、新型新材料为主的未来产业先导区,集聚一批企业、项目、人才等应用场景,建成河南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力争建成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产业生态;智能传感器、北斗及应用、网络安全、新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其中,智能传感器全国专业园区排名保四争三;力争实现规上工业智能化改造诊断、两化融合贯标、企业上云全覆盖,完成技术改造项目200个,培育省级智能车间(工厂)15个。95%的规上工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8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85%,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达到95%。
3. 打造智慧高效的数字管理应用场景,全国领先。构建完善的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体系,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基本形成,跨层级、跨部门、跨业务的工作协同顺畅高效;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面深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建成全国性领先的产业大脑管理平台,为政府决策、产业发展、经济治理、产业运行、企业画像等方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支撑,平台服务客户达到5000个,建成中原中小企业指数平台,累计认证企业目标50000家,争创中部地区一流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在经济管理平台中形成20个以上智慧化管理平台,在全省推广应用。
4.强化要素完备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高效发展。大力开展数字经济优势企业培育,累计培育100家行业内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与产业转型升级融合,推动高水平研发平台和重大创新基础设施布局,在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上实现新突破。新增省级以上各类创新平台100家;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集聚区、未来产业先行区和创新创业引领区,构建全省一流的数字管理示范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