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2日,2023金刚石产业大会将在郑州举行。据大会组委会消息,2022年,河南人造金刚石、金刚石微粉、复合超硬材料、培育钻石产量均占全国的80%左右,形成了以超硬材料及制品为核心、原辅材料和专用装备为基础、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1963年,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研制成功。历经60年产业化,河南已成为全国超硬材料主要产区和产业研发中心、产业化基地、技术人才辐射源。拥有较为集中和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在全国乃至全球超硬材料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河南现有超硬材料上市公司7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0家,主要布局在郑州、许昌、南阳、商丘、洛阳、焦作等地。
这是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部分人工钻石制品(2020年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近年来,河南金刚石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其中,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以下简称郑州三磨所)的高精密超硬材料制品产量全国第一;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的高精度刀具全球领先;位于许昌长葛的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早的金刚石行业上市公司,也是目前全球品种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超硬材料供应商;位于南阳方城的中南钻石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工业金刚石制造商,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商丘柘城是全球最大的微粉生产基地,培育形成了力量钻石、惠丰钻石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洛阳、焦作等地在超硬材料装备方面特色突出。
郑州三磨所作为全国唯一的超硬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质检中心、技术中心,被誉为中国磨料磨具界的“黄埔军校”;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内最先设立超硬材料专业的高校;郑州大学金刚石光电材料与器件团队入选中组部等四部委评定的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总体来看,超硬材料产业已成为河南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在国内外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影响力,形成了“全球超硬材料看中国,中国超硬材料看河南”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