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掘一批在网络安全领域具备创新潜质的青少年人才,培养网络安全“后起之秀”,由网络安全科技馆网信人才培养基地举办的“筑梦网安,磐石有你”——2024“网安磐石”中学生夏令营第一期已于7月15日-7月19日成功举行。
作为首个专为中学生设计的网安名师夏令营,独创“6+1=1”的课程设计模式,打通6个相关专业领域的网络安全融合导引,强化1项核心实战能力培养,共筑1颗网安志向决心。下面请一同回顾【启智篇】的精彩内容:
课程1.网络安全与互联网发展
“网络安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刘建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
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
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
《互联网发展与网络安全》课程涵盖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及相关技术,重点探讨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威胁和防范方法。高屋建瓴地启发了学员们对互联网发展趋势的理解和对网络安全问题的敏感性。
学员正在认真记录关于《互联网发展与网络安全》课程的重点内容
课程2.系统安全与密码学
汤永利
河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中共党员
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博士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后
在《密码学与系统安全》课程中,汤教授从密码的定义、用途讲起,逐步深入到密码学的内涵与外延,为学员们揭开了密码学的神秘面纱。他强调:
“密码学不仅是保护系统安全的核心工具,更是构建网络安全体系的重要基石。”
此外他特别推荐了国家级名师杨义先教授的《密码趣谈-密码面面观》科普视频及补天系列丛书作为辅助学习材料,鼓励学员们通过多元化学习,更深刻地理解密码学在保护系统安全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课程3.大模型安全与人工智能
俞能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
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委员
国家网络安全先进个人,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
随着AI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模型安全成为网络安全新前沿。俞教授在《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安全》的课程中,从人工智能发展概述入手,深入剖析了生成数据的检测与标识、内容安全性等内容,并着重介绍了大模型面临的版权与隐私保护等安全挑战。
课程结束后,许多同学向俞教授表达了自己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看法,同时也提到:“作为一名中学生,关于人工智能领域还有太多困惑。”但俞教授鼓励同学们说:
“只有最懵懵懂懂、似是而非的状态才是最好的学习状态!兴趣和执着才是最好的老师。”
俞教授在课后向学员解答
关于人工智能领域所存在的问题及学习困惑
课程4.数据安全与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的碎片化信息,经过关联分析,就有了情报价值。”
朱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博士生导师
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计划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安全至关重要。课程从数据安全背景切入,系统讲解了数据安全通用技术及数据隐私保护技术,让学员们全面了解了数据在收集、存储、处理及传输各环节中面临的安全风险与挑战。
课程5.开源软件安全
邹德清
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执行院长
武汉金银湖实验室主任
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软件安全点点滴滴》课程深度解析了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安全挑战,特别是软件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
通过深入探讨软件供应链的安全问题,揭示开源软件在安全技术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如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开源软件安全漏洞事件及其应对措施。让学员们掌握应对复杂安全威胁的关键技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课程6.区块链与新型安全技术
祝烈煌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书记
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入选国家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
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课程全面覆盖区块链概念、数字货币概述、分布式系统核心技术,并深入剖析了比特币、以太坊及超级账本等前沿应用。
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区块链的基本原理,还通过实例学习其在提升网络安全、保护数据隐私方面的强大能力,也为青少年学员们打开了通往未来网络安全领域的新视野。
他指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为网络安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为期五天的沉浸式的专家启迪课程,同学们不仅感受到网络安全知识的浩瀚,更浸润了大师们对网络安全的热爱,为青少年学员们打开了通往网络安全学习生涯的全新视野和坚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