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政务服务网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内动态 正文
保护古树名木 人人有责
来源:高新区公共事业部  时间:2024-09-20 17:32  
我区共有古树21棵,均为散生,多生长于原村庄旧址附近,树龄最大的是一棵位于双桥岳岗的600年国槐树。

一、什么是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是指一些树龄长且具有一定价值的树木,按规定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古树名木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生态、观赏和科研价值。


▲位于郑州大学附属学校(初中部)围墙外的200年文冠果树

二、古树名木的分级标准

古树分为三个级别:

‌‌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

‌‌二级古树‌:树龄在300-499年

‌‌三级古树‌:树龄在100-299年

名木不分级别


▲位于郑州大学附属学校(初中部)校园内的300年国槐树

三、高新区的古树资源

我区共有古树21棵,均为散生,多生长于原村庄旧址附近,树龄最大的是一棵位于双桥岳岗的600年国槐树。按等级分:一级古树2棵、二级古树5棵,三级古树14棵;按办事处分:双桥8棵、沟赵6棵、枫杨4棵、石佛2棵、梧桐1棵。按树种分,多为国槐树,其中国槐17棵、文冠果1棵、白蜡1棵、侧柏1棵、柿子树1棵。


▲位于锦和公园内的250年国槐树

四、为什么要保护古树名木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201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古树名木和珍贵树木。禁止破坏古树名木和珍贵树木及其生存的自然环境。”首次在法律层面将保护古树名木列为专门条款,成为国家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里程碑。

古树是活着的历史,它们用年轮一圈一圈地记录着历史,与岁月俱长,与山川同在。它们穿越历史时空,见证时代变迁,传承生态文化,演绎生命传奇,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观赏和科研价值。   

历史价值:古树名木历经沧桑,是历史信息的记录和传递者。它们散生于景区、庙宇、祠堂或村寨内外,与宗教、民俗文化融为一体,是记录历史变化的“活化石”,对古树的研究对解读一座城市的历史更有所帮助。

文化价值:古树名木是民族和地域文化的重要标志,每一棵古树名木都与它生长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艺术审美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铭刻着时代的印记。古树承载着许多人的乡愁和记忆,也是很多人寻根问祖的载体。

生态价值:古树名木历经千百年,是研究当地古气候、植物分布和生态变化的重要实证资料。古树树体树冠较大,固碳释氧、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效益显著。

观赏价值:古树名木是植物景观中最具典型意义的部分,超越时间空间局限,是不可复制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强烈的景观震撼力。

科研价值:古树名木是研究自然的标本,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蕴含极其丰富的生物信息。古树对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纯正优秀的遗传基因。分析古树可获取当地气候、水文、植被、环境的变迁信息,为众多领域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位于郑州大学附属学校(初中部)校园内的400年国槐树

五、保护古树名木,我们应该怎么做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下列损害古树名木的行为:

(一)砍伐;

(二)擅自迁移;

(三)刻画钉钉、剥损树皮、掘根挖蔸、攀树折枝、采集叶片花果、缠绕悬挂物品或者以古树名木为支撑物等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

(四)在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外五米范围内进行建筑施工、挖坑取土、采石取砂,动用明火、排放烟气,堆放倾倒有毒有害物品等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

(五)因硬化固化地面影响古树名木正常生长的。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或者破坏古树名木保护牌。古树名木发生病虫害,或者遭受人为和自然损伤,出现了明显的生长衰弱、濒危症状的,养护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报告当地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古树名木死亡的,养护责任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报告当地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处理未经林业、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确认死亡的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就不可逆,它更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载体,承载着当地居民生活的记忆,是城市的生态名片,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和地方文明的标志。

在此,我们向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朋友们发出倡议,争做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者、践行者、监督者,从现在做起,携手保护身边的绿色“活化石”,留住绿色乡愁,增进绿色福祉,共同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