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政务服务网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内动态 正文
高新区梧桐办事处:织密“小网格”兜住“大民生”
来源:本站  时间:2024-10-16 08:51  
网格化治理已成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多年来,总人口16万余人的郑州高新区梧桐办事处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实践,将数字技术、特色品牌、辖区资源等注入网格化治理工作实践中,推动从“多网分立”走向“多网合一”,逐步构建起主动、系统、精准、高效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网格化治理已成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多年来,总人口16万余人的郑州高新区梧桐办事处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实践,将数字技术、特色品牌、辖区资源等注入网格化治理工作实践中,推动从“多网分立”走向“多网合一”,逐步构建起主动、系统、精准、高效的社区治理新格局。

“党建+网格”因症施策 构建网格新体系

网格密,民心安。梧桐办事处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基层治理网格,充分发挥党员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尽可能织密“小网格”兜住“大民生”。在13个城市社区,梧桐办事处引导建立“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四级组织架构;在4个村改居社区,建立起“社区党组织—党员网格长—微网格长—租户”的逻辑网格架构;在微网格,形成以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引领、各类主体协同共治的“1+N”党建引领微治理模式。如此密实的网格设置使梧桐办事处打开了高效协同治理的新局面。

梧桐办事处金梭社区下辖3个居民小区、2个无主管楼院、3栋公寓楼、1栋写字楼和4个企业厂院,居民16000余人。“我们辖区面积大,人口组成复杂,流动性极强。”金梭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鸽告诉记者,金梭社区有着“三多一少”的特点。

刘鸽口中的“三多一少”,指的是金梭社区企业多、流动人口多、带孩子老年人多和社区工作人员少的几大特质。基于此,金梭社区在梧桐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辖区分类划分为11个三级网格和4个专属网格,把复杂的“大块头”切割成15个“小方块”,使基层社区治理思路更清晰。


鉴于网格多、工作人员少的现状,金梭社区将“爱心驿站”打造成网格“红色驿站”,在给网约车司机、外卖快递小哥等新兴就业群体提供方便的同时,积极动员他们成为社区的“移动网格员”。“ 他们以帮助社区派发宣传单、宣传最新惠民政策,在‘走街串巷’的过程中遇到各类情况,还可以通过‘郑好拍’和‘新小二’上报。”刘鸽说。

目前,金梭社区共招募到20余位“移动网格员”,他们既是社区居民的生活帮手,又是社区工作的左膀右臂。与“移动网格员”异曲同工,金梭社区还采取“网格+红色物业”、“网格+警格”的方式,最大化发挥物业、片警“人熟地熟”的优势,主动拉长治理半径,多渠道开展上门服务,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瓶颈。


据了解,如金梭社区一样,梧桐办事处下辖各社区(村)目前已基本织密建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以贯之”的组织体系。

“技术+网格”形成矩阵 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是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实践。梧桐办事处不断深化网格化管理长效机制,推动了官方微信群的建设与发展,在解决较长期以来网格长依靠群众难、发现问题渠道窄、处理问题不及时、解决过程不透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90%以上的问题都能在微信群内解决。

“居民可以在社区官方微信群直接@居民助理,或通过‘新小二’小程序咨询上报问题,社区有专人处置上报问题并反馈处理进度,方便快捷易操作,省掉了很多中间环节。”梧桐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赵庚阳告诉记者。

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据了解,梧桐办事处微信矩阵投入使用以来,受理和办结了2万余条居民上报的问题,涵盖物业服务、城市管理、社会事务、水电气暖、矛盾纠纷等领域。记者走访了解到,大多居民对于在官方微信群直接接收政策信息、联系社区网格员的使用感受给予点赞。

“现在我们的微信矩阵实现每一户至少有一人进入,‘新小二’小程序知晓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赵庚阳说。

“资源+网格”共驻共建 优化公共服务

梧桐办事处青年群体庞大,就业难问题较为显著。如何为青年就业“解围”?办事处引导各社区(村)整合网格内企业资源,开展各项便民活动,为青年纾困。

梧桐办事处红城社区根据辖区青年就业需求,积极整合网格企业资源,创新推出“红色集市”人才招聘活动,以社区“搭台”、企业“摆摊”、待业人员“赶集”为模式,搭建“摆摊式”招聘平台,线上线下同时开展招聘活动,让更多求职者能够更直接、面对面地获得企业的就业机会,助力他们在梧桐这个大家园“立业”。


“随着‘红色集市’模式逐渐被居民所认可,红城社区党组织充分考虑了辖区‘一老一少一青壮’的特点和需求,进一步深入协调并高效整合了辖区内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及商铺等各类资源,以党组织‘搭台’、党员干部‘摆摊’、群众‘赶集’为模式,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一站式’享受各类便民服务。”红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延芳告诉记者。

除人才招聘外,目前红城社区的“红色集市”还涵盖医疗咨询、理发染发、磨刀、手机贴膜、口腔保健护理、清洗地垫、衣物修补、亲子手工制作、彩绘化妆、法律咨询等多项便民服务。通过“红色集市”的深入开展,红城社区党组织切实将实惠与便利送至居民手中,显著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品牌+网格”凝聚心力 促进社会共治

打造居民认可的特色品牌,是梧桐办事处以党建为引领,赋能网格化治理的有力体现。“五老银龄”服务队“、红城之声”平台、“长椿红娘”“笨爸爸工房”“红领巾宣讲团”“凝心家园”家庭教育社区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等各类品牌孵化实践探索,在梧桐办事处居民的生活中发挥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金梭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鸽告诉记者,由于辖区接送孩子的老年人数量居多,这些老年人把孩子送到学校后的空闲时间能否利用起来?对此,金梭社区成立了“五老银龄”服务队,这支队伍平均年龄65岁,从最初的6人发展为目前的16人,仍不断有居民主动加入。“在丁超贤老人的带领下,队员们发挥‘退休不褪色’的精神,把半辈子积累的经验都运用到网格工作中。日常巡查楼栋,关心楼栋内的大事小情,至今收集上报网格问题400余条。”刘鸽说。


在日常入户走访工作中,红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延芳发现辖区内不少退伍老兵军人风采依旧,由此启发创建“红城之声”,利用每周五放学时间,深入挖掘和激活社区居民的潜在资源,向辖区青少年进行“安全教育”、“红色教育”、“资讯播报”、“传统文化教育”等专题节目广播。同时,“红城之声”还招募辖区青少年作为小记者,深度参与节目主持、随机采访等,进一步增强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与自治意识,尤其深受家长与孩子的欢迎。


“民生+网格”一事一议 坚守为民初心

居民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梧桐办事处引导各社区定期举行网格议事会,督促“小网格”解决“大民生”。

正弘生活广场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困扰周边居民生活已久,堵塞消防通道、外卖车辆撞人等问题频频出现。对于“今日治明日反弹”的现象,金梭社区通过网格议事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推进人车分流,安装了人车分流U型桩,整改后车辆摆放整齐,最大程度消除了安全隐患。

围绕祝福红城小区15号楼外墙出现大面积墙皮脱落及渗水问题,红城社区党组织召开了多次网格会议。楼盘质保期已过、开发商经营不善、仅维修一栋楼难以征得全小区业主同意......面对种种现实问题,红城社区党支部经过多方协调、会谈,最终做通工作,通过动用15号楼全体业主的维修基金,解决了居民长久以来的生活困扰。

梧桐办事处通过社区党支部牵头,动员有相关专长或有威望、有号召力的社区党员、居民代表参与网格治理,建立社区党支部领导下的“四级”网格联动机制,形成协商共治格局,通过定期网格议事会,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大事小情”都在网格内充分得到解决和化解。

通过不断探索,梧桐办事处破解了工作力量少、管理难度大、自治意识淡、智治基础弱等现实困境,打开了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新格局。梧桐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赵庚阳表示,新时代步入新征程,梧桐办事处将继续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定不移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全面铺开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