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出海”成为企业热议话题。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将“持续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改革探索”“新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000家以上”,而持续推动企业出海行稳致远已成为政府年度工作重点。
自1978年国家提出“允许出国办企业”政策以来,中企出海序幕拉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企业出海再次成为热点。河南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利用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推动国际经贸合作,鼓励“双优”企业“走出去”。
2025年4月10日下午,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主办的“2025年品牌出海东南亚专场实务沙龙”在数算产业园举办。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二级调研员王军亮为会议致辞,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外资处副处长张西原分享了河南省企业出海现状、难点和展望,郑州市发展改革委投资处处长王刚、郑州高新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杨晴出席会议。100余家外向型企业踊跃报名参加了沙龙活动。
2025年品牌出海东南亚专场实务沙龙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还邀请到36氪、U&I GROUP、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涉外中心、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多位对外贸易投资专家顾问详细讲述,为那些想出海、要出海投资的企业答疑解惑。
河南企业究竟如何“走出去”?去哪里?
看现状、谋规划、促发展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二级调研员王军亮在致辞中表示,东南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是豫企国际化的重要战略方向。同时,他指出高新区2024年经济总量突破640亿元,市场主体超10万家,进出口总额连续三年保持10%以上增长,2024年突破百亿达到109.9亿元,同比增长12.9%。近年来,高新区通过搭建国际对接平台、优化涉外服务等举措,为企业“出海” 保驾护航。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二级调研员 王军亮
同时,他对于豫企“出海”,投资东南亚给予厚望。他表示,未来将深化跨境合作,推动豫企与东南亚在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领域互补发展,同时建议企业把握RCEP机遇,做好市场研判,提升国际竞争力。
省发展改革委外资处副处长张西原在分析河南企业出海现状时指出,近十年来,豫企业累计境外投资项目达400个,包括40家上市公司、超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是助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投资领域正加速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延伸。
出海模式呈现多元化特点:正通过“中国创新+海外市场”与“海外技术+中国市场”双轮驱动,逐步向双向投资、双向创新拓展。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外资处副处长 张西原
张西原还建议企业应当强化战略引领、合规管理、风险控制,完善供应链、人才、组织体系等多方面整合,既扎根河南,又融入当地。地方政府应当急企业所需,多帮助搭建共性服务平台,当好支撑后盾。
出海东南亚:从路径到合规的落地行动
36氪合伙人、副总裁 李政
在活动现场,36氪合伙人、副总裁李政指出,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面临难点、路径与市场机遇。东南亚凭地理优势、年轻消费群体和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首选。然而,中国企业需应对政策合规、法律监管、税务规则、多元文化等难点,以及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和人才等挑战。
中国企业通过出口贸易、海外营销、运营及全球化运营等路径积极探索东南亚市场。东南亚作为“一带一路”与RCEP交汇点,政策频出,鼓励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市场空间。但同时,地缘政治、贸易壁垒、基础设施落差和政策波动等短期挑战也不容忽视。
为应对挑战,中国企业需采取风险对冲策略,布局多国市场,建设弹性供应链网络。在全球化视角下,企业还需注重信息管理系统一体化规划与整合,加强技术合规与融合。全球化思维与本地化行动相结合,是中国企业出海东南亚并实现深度市场渗透的关键。
U&I GROUP汇智集团战略客户部总监、汇智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李凯
U&I GROUP汇智集团战略客户部总监、汇智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李凯在活动现场分享,U&I GROUP通过实战案例解析税务合规策略,针对企业出海面临的复杂税务环境,如何从目的地税制、国内合规到国际税收协定中合理解决。
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法律风险,U&I GROUP着重强调对外投资备案(ODI)的战略意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私营企业占境外投资主体近35%,这类活跃主体亟需专业团队协助完成备案流程,确保资金合规出境并优化全球资源配置。
企业出海如何防范境外投资的法律风险?
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涉外中心律师 康丹丹
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涉外中心律师康丹丹指出,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快、体量大,吸引中资企业投资制造业、数字经济等领域,但面临五大核心法律风险:外资准入限制、土地权属不明、复杂劳动法规、严格环保合规以及美供应链反倾销与出口管制风险。
此外,知识产权侵权及跨国争议解决效率低亦为常见问题。究竟该如何应对?康丹丹表示,1.开展法律与商业双轨尽调;2.制定刚性合同条款;3.建立本地化合规体系;4.优先选择新加坡国际仲裁并利用双边投资协定。她还建议,中企需结合目标国及行业特性,通过本地化策略与国际法律工具精准管控风险,确保稳健发展。
河南企业究竟如何更好的“走出去”,勇拓东南亚蓝海?
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业务一部业务经理 王振
在活动现场,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业务一部业务经理王振介绍了河南版的“护航”方案。他指出,在全球经贸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推出专项护航方案,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全方位保障。方案首创"先赔后追"理赔机制,有效降低企业海外货款损失,同时依托主权信用评级优势搭建融资平台,帮助企业优化资金链、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融资支持方面,创新推出中长期卖方信贷组合承保模式,以项目现金流为还款基础,企业仅需少量自有资金即可启动项目开发,同步提供政治风险保障,显著降低融资成本。通过"全产品线+定制服务"模式,覆盖出口贸易、海外投资等多元场景,形成从风险防范到融资支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企业高质量"走出去"提供坚实保障。
积极构建金融+产业+生态服务体系
郑州科技金融广场总经理 王春晓
郑州科技金融广场总经理王春晓表示,广场自2018年成立以来,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已聚集160家创投基金,管理规模达1518亿元,并通过“基金入豫”推动芯联芯等资本招商项目落地,成为河南基金集聚高地。针对企业出海热潮,科技金融广场作为郑州市企业出海联盟发起单位之一,正构建“金融+产业+生态”服务体系,计划2025年聚焦东南亚、中东等“一带一路”市场,以行业细分和投资驱动为核心,推出涵盖“出海训练营、海外主权基金对接、行业参展、ODI备案”等全链条服务,助力企业全球化布局。
在活动现场,郑州科技金融广场与36氪签约共建出海企业新加坡、迪拜服务站,同时并与36氪、悉知科技、香港百本生科、盈科律所一同签约共建豫企出海服务体系。对此,王春晓表示,希望通过服务站郑州高新区企业可以更快捷地了解新加坡及东南亚地区、中东地区等市场动态、政策法规和人才流动趋势。同时服务站还将为高新区企业提供产品展示、商务对接、投资咨询、法律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在海外市场稳健发展。
与36氪、悉知科技、香港百本生科、盈科律所一同签约共建豫企出海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