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政务服务网
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区内动态 正文
谷雨养生全攻略 | 抓住春天最后15天,祛湿健脾、疏肝养阳,健康入夏!
来源:高新区公共事业部  时间:2025-04-20 10:08  

【问诊台】 | 谷雨养生,你的身体“湿”了吗?

最近有没有感觉:

✅早晨起床昏沉乏力,像被“粘”在床上?

✅食欲不振、大便黏腻,舌苔厚腻泛黄?

✅皮肤出油冒痘,眼睛干涩发痒?

别担心!谷雨节气湿气加重,正是调理身体的黄金期,跟着中医养生指南走,让身体清爽一整夏~

谷雨至,百谷生

此时「肝气渐弱,湿气渐盛」

正是调理肝胆、驱寒湿、护阳气的

关键15天

养生要点:健脾祛湿+疏肝清热

1.健脾化湿,防“湿困脾”

谷雨过后,雨水增多,湿气易侵犯人体,导致脾胃运化失调。中医讲“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需重点养护脾胃,避免腹胀、腹泻、困倦等不适。

核心原则:少吃生冷油腻,多吃健脾利湿食物,配合穴位按摩增强脾胃功能。

2.疏肝清热,防“春火”

春属肝,肝火旺易引发头痛、目赤、情绪烦躁。谷雨时肝火与湿热交织,需清肝明目、调和气血,可多吃清肝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3.顺应天时,早睡早起

《黄帝内经》讲“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建议晚上11点前入睡,早晨适当散步、拉伸,让身体与自然阳气同步升发。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此时湿邪最易入侵!

牢记‌养生公式‌:

‌祛湿健脾‌(切断湿气根源)+‌疏肝理气‌(防郁火,情绪要稳)+‌固护阳气‌(早睡早起,防倒春寒,别急着露脚踝!)

推荐食物:药食同源,吃出清爽

健脾祛湿黄金食材

食材

功效

推荐吃法

红豆+薏米

利水消肿、健脾养胃(薏米炒后性平)

煮杂粮粥,或打豆浆时加入

茯苓+山药

健脾利湿、补益中气(适合脾虚乏力)

茯苓山药排骨汤、山药小米粥

冬瓜+玉米须

清热利水、降脂降压(适合湿热体质)

冬瓜玉米须汤(不加盐)

陈皮+荷叶

理气化痰、升清降浊(适合腹胀痰多)

陈皮荷叶茶(沸水冲泡代茶饮)

清肝明目必备清单

菠菜:滋阴平肝,缓解眼干眼涩(推荐:菠菜猪肝汤,肝血不足者适用)

枸杞:滋补肝肾,护眼抗疲劳(推荐:枸杞菊花茶,电脑族每日一杯)

桑葚:养血润燥,改善失眠多梦(推荐:桑葚干煮粥或打豆浆)

养生小妙招:简单实用,在家就能做

1.穴位按摩:3个“祛湿开关”

足三里(健脾第一穴):膝盖下4指,胫骨外侧凹陷处,每天按揉3分钟,脾胃虚弱者必按!

阴陵泉(祛湿要穴):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按揉至酸胀,帮身体“排水”。

太冲穴(疏肝解郁):足背第1、2跖骨间,按压可缓解肝火旺盛引起的头痛、烦躁。

2.食疗方:一杯茶/一碗粥,对症调理

湿热体质(口苦口臭、舌苔黄腻):荷叶10g+赤小豆15g煮水,清热利湿;

脾虚湿盛(大便溏稀、气短乏力):炒白扁豆20g+炒薏米30g+山药15g煮粥,健脾止泻;

肝血不足(眼疲劳、失眠):枸杞15g+桑葚10g+红枣3颗煮茶,养血安神。

3.运动祛湿:微汗即可,避免伤阳气

推荐温和运动: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动作重点练)、快走、瑜伽,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让身体微微出汗,湿气随汗液排出。

注意事项:避开“湿邪陷阱”

别让湿气“钻空子”:

1.避免久居潮湿环境,雨天少外出,衣物被褥勤晾晒,晴天开窗引阳光入室;

2.少吃冰饮、甜腻食物(如蛋糕、冰淇淋),以免助湿生痰;

3.早晨洗头后及时吹干,避免湿发外出受风;

4.情绪管理:焦虑、压力大易致“气郁化火”,可多听轻音乐、冥想,保持心情舒畅。

5.‌防“倒春寒”伤阳‌:重点保暖腹部(神阙穴)、脚踝(三阴交)‌‌。

❗‌特别提醒:这类人要当心!‌

熬夜党‌→喝茵陈红枣茶(茵陈10g+红枣3颗煮水),熬夜党救星,护肝排毒绝绝子!

‌过敏族‌→柳絮花粉满天飞,口罩帽子戴起来!忌口海鲜+芒果,按揉迎香穴(鼻翼两侧)以预防过敏。

‌关节痛‌→远离潮湿环境,艾灸关元穴+贴生姜片(早9点前灸),驱寒湿护关节!

谷雨寄语‌

肝气通达则百病不生,阳气充足则湿邪不侵!转发给熬夜加班的小伙伴,一起养出春日好气色~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