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以“数智赋能,制造升级”为主题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果对接会”在安徽合肥启幕。郑州高新区作为中部地区数智赋能高地,以“构筑‘算力大脑’双轮驱动 赋能制造业集群系统性跃迁”获得工信部评选的园区和集群案例奖,管委会二级调研员牛道乐率团受邀出席大会并领奖。
一直以来,郑州高新区以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为目标,创新实施“算力+大脑”双核驱动战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建成5G基站超2300个,首创“郑州城市算力网”,整合超算、智算资源。打造产业大脑,汇聚超2亿条数据,构建产业链动态图谱,实现政策精准匹配与服务闭环。推动链式转型,培育19家链主企业,举办国际展会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896亿元)。开展“百企诊断”服务141家企业,首创“创新积分贷”放贷超15亿元,构建院士专家引领的人才体系。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5%,超硬材料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传感器园区全国第四。培育高企493家、小巨人企业45家。建成省级智能工厂39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企业效率显著提升。
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方面,郑州高新区围绕“基础设施、智慧中枢、产业链改造、公共服务”四大领域,构建环环相扣、协同发力的“组合拳”。
夯实数字基座:构建“网、算、用”一体化新设施
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是智能化改造的“高速公路”。郑州高新区前瞻性布局,构建“网、算、用”一体化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强融合网络。累计建成5G基站超2300个,网络密度与信号强度在全省领先,为工业设备互联、数据实时传输和远程协同作业提供了高可靠、低时延的网络保障。创新算力网络。首创“郑州城市算力网”建设范式,联合甘肃庆阳、新疆哈密等西部算力资源富集地区,打造“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探索“西部绿色算力+东中部应用场景”高效协同模式,成功入选国家首批优秀案例,将园区提升为全国算力网络中应用创新与价值创造节点。汇聚多元算力。整合国家超算郑州中心、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形成超算、智算、通算一体化资源池,支撑大模型训练、仿真设计等应用。
建设促进中心:打造“产业大脑”智慧中枢
建成“产业大脑”,入选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实现了对区域制造业的精准感知、智能分析与高效服务。构建全景数据底座。促进中心依托产业大脑打通科技、金融等6大关键政务系统,汇聚超2亿条原始数据,构建覆盖全区所有市场主体的企业画像和9大重点产业链的动态图谱,摸清产业底数。赋能智能决策。促进中心基于AI大模型深度诊断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完整度、配套情况与潜在风险,识别产业断链缺链问题,为政府规划、招商、强链补链提供科学依据。创新数据驱动服务。集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政策智能匹配、供需对接、成果转化撮合等功能,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构建“数据驱动、智能分析、精准服务”治理闭环。
加快链式转型:发挥“链主”龙头引领作用
聚焦优势产业集群,通过强化“链主”企业的引领作用,实现产业链整体转型升级。精准培育赋能“链主”。园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工作,成功培育紫光计算机、新开普等19家“链主”企业,数量位居全市第一。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率先打造数字化转型标杆,开放供应链体系,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改造。建立“链长+专班”机制。建立“1+6+10”工作专班,为智能传感器、新材料等10条重点产业链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协同“链主”企业梳理产业链短板,推动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高端活动构筑产业生态。创新“院校机构+赛事展会+产业要素”产业发展模式,常态化举办世界传感器大会等国际盛会,鼓励龙头牵头,集聚全球资源,近三年累计签约关联项目52个,总投资额达896亿元,有力促进产业链整体跃升。
强化公共服务:破解中小企业转型“三不”难题
为系统性解决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构建覆盖诊断、金融、人才的全方位服务体系。普惠诊断解决“不会转”。实施“百企诊断”专项行动,依托国机互联、信通院河南等10家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区内141家规上企业提供了免费、深度的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定制转型路线图。创新科技金融破解“不敢转”。设立科技金融广场,集聚160家创投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超1500亿元。全国首创“企业创新积分制”,联合银行推出“创新积分贷”,放贷超15亿元。多维人才保障“转得好”。出台“人才十条”等专项政策,构建院士(21名)、国务院津贴专家(超350名)、高校人才(超18万师生)全覆盖引育体系,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供给。品牌营商激发“愿意转”。打造“高小新”特色政务服务品牌,入选国务院政务服务典型案例,通过开通“书记亲商助企服务热线”、设立“企业家接待日”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2025年,高新区获批河南省首批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国机互联获评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2025年9月高新区获评国家级数字化转型重点园区典型案例。累计认定省级智能工厂(车间)39家。培育10家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占全市58.8%。累计11家企业获评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占全市21%。截至目前,郑州高新区根据省市数字化转型诊断工作要求,实现了区内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